当前位置:首页>>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

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

发布时间:2015-12-21作者:智汇胡妮

走过30多年高速增长历程的中国经济来到一个关键节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转型升级,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眼下,依托创新驱动,政策全方位布局,传统产业转型初见成效,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经济增长老动力平稳转换,新动力不断涌现,中国正在转型升级的艰难路程中奋勇前行。

  新兴产业“梦想照进现实”

  无人驾驶汽车、虚拟现实摄像平台、微联智能家居……在浙江乌镇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高新科技产品纷纷亮相。

  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变的互联网,正在成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推动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移动智网、工业互联网等新热点、新经济应运而生。

  “互联网正在进一步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说。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上市互联网企业营业收入合计3204亿元,同比增长46.5%,持续保持45%以上,远高于同期GDP、基础电信业收入增速。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10强中,中国占4席。

  互联网产业的“春光明媚”是时下新兴产业的一个缩影。

  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七大政策支持战略新兴产业,提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技术、知识产权、人才、财税金融等方面对新兴产业给予政策支撑。

  在多种政策激励下,创新如潮水汹涌而来,影响着产业变革,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推动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战略性新兴产业27个重点行业规模上企业实现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9.2%和13.2%。据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拉动GDP增长约1.4个百分点。

  除政策支撑之外,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的背后是企业主体的发力。

  一项振奋人心的消息于近日传来。京东方日前推出10K高清新显示屏。从当初的4K、8K,到现在的10K产品,京东方屡次实现全球首发。可就在几年前,液晶显示面板还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弱项。

  “只有每个企业坚持创新投入、苦练内功,本土产业才能崛起。”京东方副总裁张宇道出了新兴产业壮大的动力来源。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企业正在通过创新成为引领者。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有色金属冶炼企业,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水。这些生产用水要达到无害化排放,需要一套严密的处理流程设计和净化配套技术。面对有色行业需求萎缩,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的局面,这些设计和配套技术有沦为“鸡肋”的可能。

  作为全球最大冶金建设承包商,中国中冶集团换一个思路,为这些技术找到新的“用武之地”:在北京房山,日处理能力8万吨的污水处理工程投用,周边30万人口每天7万吨污水实现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技术就衍生自冶金工业废水处理。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潜力巨大。”工信部副部长冯飞说,一方面,内需不断向中高端持续升级,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研发设计、升级品牌和服务、提升价值链等途径,进而提高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空间。

  在四川眉山,今年前10月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1162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12%。之所以能逆势发展,得益于地方和企业把困难变机遇,引领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抓发展。

  “通过机器换人和实行数字化管理,生产线上档升级了,产品还是供不应求,仅在美国的订单就达1亿元以上。”谈起企业发展,眉山青神县工业园德恩精工科技总经理雷永志一脸喜色,这家从4台车床发展起来的企业年产值已达5亿多元。

  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的注入,正在让许多传统企业找到发展新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融入传统制造业,大幅提高效率、创新模式、变革生产方式,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

  据工信部部长苗圩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全年劳动生产率增速均已完成“十二五”设定目标,主要行业的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70.8%,比2010年提高了18.7个百分点,预计到今年年底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绝大部分指标都可以完成。

  当然,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针对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苗圩表示,将围绕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发展趋势,抢占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特别要加强引导和培育、扶植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速度。

释放潜力“打赢攻坚战”

  创新成就非凡,转型压力不小。

  来到转型升级关键节点的中国经济,要想在未来几年里打下这场硬仗并不容易。过剩产能能否顺利化解?传统制造业能否旧貌换新颜?新兴产业的动力是否足够强大?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需要在改革探索中艰难寻找。

  “在中国经济正在适应新常态的阶段中,重要的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中国政府有关‘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规划建议中提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相关行动方案,表明中国正在朝正确的方向努力。”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说。

  转型升级最大的驱动力来自于创新,而中国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潜力。

  “2005年以来,全球3D打印机器人工程学领域的专利申请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这一占比为世界各国之最。在纳米技术方面,中国是第三大专利申请来源国,占全球申请量的将近15%。”

  这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5年世界知识产权报告:突破式创新与经济增长》显示,中国在3D打印、纳米技术和机器人技术三项前沿技术的专利申请方面表现抢眼。报告认为,在这三项有潜力促进未来经济增长的前沿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在过去十年内取得了长足进步,是唯一接近先进工业化国家的新兴中等收入国家。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在多个尖端技术的专利申请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成为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增幅最大的国家,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创新已成为全球专利申请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

  据统计,2014年中国共申请了25539项专利,以18.7%的增幅成为最大的贡献者,也是唯一一个达到两位数增长的国家。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迅速到来,中国正展现出先驱者的姿态,中国企业已经在很多领域做得相当出类拔萃,不断在推动相关科技的发展。”施瓦布说。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创新的重视达到空前的高度。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创新发展将成为“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中国已走上全面创新发展之路。

  创新带来生机,创新产生动力。创新这一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必将引领中国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引领经济进入新境界。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