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通用汽车智能工厂高效贯穿整个生产

通用汽车智能工厂高效贯穿整个生产

发布时间:2015-12-17作者:智汇小新

     在位于上海金桥的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工厂,总成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

    “通用汽车所属工厂全都采用确保高精度制造的两大‘利器’——激光在线测量和三坐标测量仪,以及锻造高品质车身两大‘法宝’——超高强钢焊接技术和激光钎焊技术,利用高密度自动化焊接机器人和高柔性GEO pallet输送线,实现不到一分钟就能生产一辆白车身的高效率。”上海通用汽车动力总成制造工程高级经理李光亚告诉记者。

    据李光亚介绍,利用柔性生产系统,上汽通用的工厂可以在同一生产线上实现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变速箱的无缝衔接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过去单一功能的专机已被淘汰,代之以柔性化的随行夹具,可根据需要自动切换选择所需要刀具。通俗的说就是机器人根据程序夹持零件,实现智能化操作。”李光亚解释说。

    高效贯穿整个生产

    据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王永清透露,目前,基于大数据、传感器、摄像头等基础的半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应用于上汽通用的部分汽车。

    上汽通用公共关系部别克公关传播高级经理卞佳君告诉记者,上汽通用正研发与推广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等解决方案,实现“绿色智能出行”,并逐步构建未来人、车、社会互联生态圈。 

    而另一家中国制造的代表企业三一重机也同样加速对接“中国制造2025”,通过生产模式的改变,实现自动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制造的有效融合。

    记者在位于上海南浦的三一重机中挖公司总成车间看到,现代化的智能生产与绿树、鲜花和谐相融。

    “厂房规划全面应用数字化工厂仿真技术进行方案设计与验证,分为装配区、高精机加区、结构件区、立库区、展示厅、景观区六大功能区域。”三一重机有限公司项目总监、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李松杰告诉记者,这样的车间都是智能化、数字化模式的产物。 

    在这里,当有班组需要物料时,装配线上的物料员就会报单给立体仓库,配送系统会根据班组提供的信息,迅速找到放置该物料的容器,然后开启堆高机,将容器自动输送到立体库出库端液压台上。此时,AGV操作员发出取货指令,AGV小车自动行驶至液压台取货。取完货后,采用激光引导的AGV小车,将根据运行路径沿途的墙壁或支柱上安装的高反光性反射板的激光定位标志,计算出车辆当前的位置以及运动的方向,从而将物料运送至指定工位。 

    据介绍,在生产车间导入自动化制造模式,优化运行系统,提升设备生产制造能力,很好地应对了工程机械企业多品种、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方面的压力与挑战,迫使工程机械产品车间生产从传统的离散制造型向混流装配型转变。 

    走出智能制造误区

    当制造业遭遇“工业4.0”,加速对接“中国制造2025”,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改变传统的单纯依靠信息技术应用,转向将资源、信息、物品和人进行互联,从而造就物联网和服务。

    上海市经信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正全力将上海打造成为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智能制造的示范基地,对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全球智能制造的前沿阵地。 

    刚刚出台的《关于上海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助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上海智能制造体系在全国率先成形,并建设形成一批标志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据该负责人介绍,上海将以应用为抓手、装备为支撑、网络为纽带、平台为载体、数据为驱动,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在应用方面,将聚集汽车、钢铁、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建设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推广应用个性化定制、柔性化制造、异地协同开发、云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在网络方面,实现设备、加工对象、生产线、制造系统、产品、供应商、人之间的智能互联,形成以“服务互联网”和“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传输网络。在数据方面,要通过加强新型传感器、数据采集板卡等工业数据采集器件和设备研发,建立面向重点行业的工业云,采集产品数据、运营数据、价值链数据以及外部数据,实现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智能优化。同时,鼓励制造企业发展与用户数据对接的“以销定产”、“个性化定制”等销售和服务模式。 

    “上海制造业发达,企业多数实现了“工业3.0”,即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一些发展较快的企业已开启对接‘工业4.0’的步伐,在智能化工厂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将研发、用户、售后等有机结合起来。”山东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主任、上海市山东商会会长李斌告诉记者,山东制造业企业应学习相关经验,加速向“工业4.0”转型升级。 

    “‘工业4.0’并不单纯是智能制造,而是将智能化工厂借助大数据等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企业研发设计、用户需求、营销服务的有机结合。”李斌告诉记者,在未来“工业4.0”体系中,随着生产线智能化,熟练工种逐渐减少,能动性岗位增加,人的作用不但不会削弱,反而会在技术专业性上发挥更大作用。  

    李斌表示,目前,上海的企业在智能化工厂及智能管理、服务方面已经起步,山东的企业需要加速跟进。应对“工业4.0”到来,山东企业应深入了解“中国制造2025”及全球“工业4.0”发展趋势,了解“工业4.0”愿景,将企业愿景与实际结合起来,如在工业设计发展中为将来“工业4.0”留出接口。对于政府相关部门来说,也要充分了解“工业4.0”所带来的对投资方向、招商引资、服务业个性化订制等的变化,从而为企业向“工业4.0”发展提供助力。

    他认为,“工业4.0”也将产生新的市场,除了智能工厂外,诸如智能工厂顶层设计、转型路径图、软硬件一体化实施的“工业4.0”解决方案公司,以及工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技术供应商,未来市场对它们的需求庞大,而且购买服务而非软件的趋势将使得企业利益长期化。这些深受资本青睐的项目,都是中小创新企业深耕发展的好方向。  

    “企业不能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智能制造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提高,而企业的竞争能力体现在产品研制周期短、创新程度高、质量高、成本低、服务好、能源利用率高、对环境友好。”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石勇告诉记者,在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过程中,不能过于强调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而忽视了传统产业本身的实际基础。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