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西门子PLC和Profibus-DP总线技术在粗轧机系统中的应用

西门子PLC和Profibus-DP总线技术在粗轧机系统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30作者:Doris

0 引言

  某厂粗轧机系统由传动、压下、润滑、稀油等几个部分组成,在控制上采用整体控制,实现设备运行、人员操作的可靠、安全、简单化。利用Profibus-DP总线技术,把各个分散的不同功能的泵站、操作台、操作箱整合为一个S7-300控制系统是解决轧机系统控制的最好方法。在控制系统中S7-300主站、各个E他00M分站、触摸屏是整个粗轧机系统的控制核心部分。主要用来收集和传输现场检测信号,对各个泵站的参数(如压力、温度、液位等)进行精确控制。通过上位机监控系统,操作员实时了解各站的运行参数并进行相应的工艺操作。

1 Profibus-DP在粗轧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1.1 Profibus网络结构

  图1所示为某轧机过程控制中的Profibus-DP网络结构。


图1某轧机Profibus-DP过程控制网络结构

  1.2 系统硬件组态

  粗轧机系统由1台上位机(DPM2)、1个Profibus-DP主站(DPMl)、Profibus-DP从站及现场设备组成;Profibus-DP总线将所有主站和从站连接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控制网。

  1台上位机主站采用研华工控机,通过以太网和西门子通信模块CP343使工控机与现场总线相连。这样工业PC机与现场总线网就连接成为能完成组态、运行、操作等功能的完整的控制网络系统。

  1个Profibus-DP总线主站即为CPU315—2DP的S7—300 PLC,CPU315—2DP是西门子公司推出的一款适合于中等规模控制系统的PLC,其可扩展性好,通信能力强。CPU315—2DP带2个通信接口:一个符合EN5170标准的Profibus-DP接口和一个MPI接口。通过这2个接口可以实现Profibus、工业以太网系统和MPI等通信。Profibus-DP接口使用九针D型插头。

  Profibus-DP从站包括:

  1)采用西门子6RA70系列直流调速装置的直流传动系统6个(开卷传动装置2个、卷取机传动装置2个、主机传动装置2个)、采用西门子MM440全数字交流变频装置的交流传动系统(矫直机传动装置1个),交直流传动装置通过CBP通信板与Profibus-DP现场总线连网,大大减少了电缆使用量,降低了建设成本,还为系统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并且通过中央控制单元PLC将所有传动点连接在Profibus现场总线上,采用网络数字速度给定和脉冲编码器速度反馈,构成全数字传动系统。一方面迅速响应操作员发出的操作指令,另一方面与传动设备进行高速数据通信,以便PLC根据传送上来的电动机电流、电压的实际大小及时作出必要的处理。

  2)机柜控制系统6个(电磁阀柜、润滑泵站柜、左操作箱、右操作箱、开卷操作台、主操作台各1个),均采用分布式I/O模块ET200M,配合Profibus-DP接口,与主站之间通过屏蔽双绞线传送数据。I/O模块下的电磁阀、气动阀和传感器等连接到现场设备,I/O模块按主/从模块向现场设备提供输出数据并向主站或上位机馈送数据。将接近开关、操作按钮、编码器、电磁阀、泵站电机等现场设备分组连接至开卷操作台、主操作台、左右操作箱、电磁阀柜、润滑泵站柜等分布式I/O中,完成现场设备控制及设备间联锁控制。

  3)现场总线数显表8个,用来显示系统需要的左右卷卷径、速度、张力、电流等参数。

4)Eview触摸屏2个,分别用在左右操作箱来设置或显示操作员需要的辊缝、厚度、张力、速度、电流、卷径等参数并操作机前与机后的分段冷却。系统硬件组态首先启动sTEP7,按照向导生成一个项目,并在该项目下点击右键插入SIMATIC300 station。双击Hardware选项进入Hwconfig窗口,在catalog中按照硬件实际安装秩序和订货号插入机架、电源、CPU、I/O模块等进行硬件主站组态,在插入CPU的同时会弹出Profibus组态界面,新建Profibus-DP网络并按软件组态的要求进行参数设置即可。

  然后是DP从站的组态。例如在Catalog中Profibus-DP SIMOVERT目录下选择MICROMAslER 4子目录下的0 PKW,6 PzD(PPo 4),并按照软件组态的要求进行站号地址设置即可,这样就组态好了采用西门子MM440全数字交流变频装置的交流传动系统(即矫直机传动装置),如图2中DP网下的(3)所示。6个采用西门子6RA70系列直流调速装置的直流传动系统的组态在catalog中Profibus-DP SIMOREG目录下选择正确的过程数据对象(PPO5),并按照软件组态的要求进行站号地址设置即可,组态后如图2中的(4)~(9)所示。然后是6个分布式I/O模块E他00M的组态,在catalog中Profibus-DP DP I/O slaves目录下进行组态,如图2中的(10)~(15)所示。现场总线数码显示表组态如图2中(16)~(20)和(23)~(25)所示。Eview触摸屏的组态如图2中(21)和(22)所示。系统硬件组态如图2所示。

图2系统硬件组态

  1.3 系统软件组态

  WinCC工作站与s7—300 PLc之间的数据通信硬件连接建立后,还需要在软件方面进行配置。该系统采用SIMATIC S7—300的编程工具STEP7M7,完成硬件组态、参数设置、PLc程序编写、测试和调试,在主站S7—300 PLC上,要对DP进行组态,通过sTEP7软件包结合Pr06Drive的定义程序来进行站号设定,主站PLC设为2,设定Profibus-DP主站通信速率为187.5 kbit/s。组态的关键是正确地选择Profibus-DP的方式,即PPO的类型。在从站上,同样要正确地组态通信参数。从站站号依次设为3,4,5,6,7,8,9,10等。从站为分布式I/0模块E他00M时,不需要单独编程,只需将模块的BuS开关设置成与站号地址一致即可。

  1.4 WinCC监控系统

  上位机软件采用SIMATIC WinCC组态软件旧1,该软件是一个基于多任务、多平台、实时性好、开放性好的集成软件包,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组态简便、高效,内置所有scADA功能。提供了适用于工业的图形显示、消息、归档以及报表的功能模板,也提供了实时过程监控、报警和报警管理、历史趋势查询、多级安全管理、方便的系统扩展、网络等功能,集成了COM/DCOM、OC、VBA、Activex等先进的现代软件技术,使所有的应用组件都可以无缝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并且数据可以很方便地在网络上共享。高性能的过程耦合,快速的画面更新,以及可靠的数据使其具有高度的实用性。

  监控系统人机界面简洁明了,能使操作人员直观地了解现场工作的状况,同时通过设备工作状况的动态模拟还原现场的实际情况,使监控界面更加直观。画面合理的布局设计,管理菜单和控制操作菜单合理的划分,使整个界面清晰、美观,并且方便操作员操作,充分反映出现代化企业车间生产控制操作的应用特点。

  粗轧机系统中,需要监控的设备和数据比较多,不可能都显示在一张画面上,所以按照工艺的不同功能分别放在多张画面内,并将画面对象连接到已创建好的外部变量,这些变量可以和S7—300 PLC进行数据通信,即相当于画面中各对象与现场设备相连,以此来实现实时在画面上监视和控制现场设备。

2 结论

  经过软、硬件的组态后,就形成了整个粗轧机系统的Profibus-DP通信网络,通过主站对从站的通信控制实现了轧制过程的自动控制。系统使用西门子通信模块CP343,通信距离有限制,如果PLC柜到主操作台的电缆沟距离较长,会存在与工控机通信不上的问题。另外现场安装过程中,要注意现场各类干扰源以及接地系统对总线通信的影响。该粗轧机系统将总线技术与西门子PLC相结合控制现场设备,组成了实时、可靠的全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满足各种工艺需求,对于生产工业自动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简单实用、运行稳定可靠且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为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