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回归汽车本质 带着冷思考奔向工业4.0

回归汽车本质 带着冷思考奔向工业4.0

发布时间:2015-12-26作者:智汇先锋

《中国制造2025》统一了汽车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路径,但如何“落地”成为当前待探索、试错的核心。

12月6日,由《中国汽车报》社、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主办,长安汽车协办的2015第三届中国 汽车产业海归人才座谈会在山城重庆召开。来自跨国汽车公司、国内主要汽车集团、零部件企业及高校的20多位海归专家,就海归人才推动中国汽车业实现“工业 4.0”及自主零部件企业发展等热点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

                          以“工业4.0”为工具把握汽车本质

“工业4.0”不是目的,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工具,多位海归专家在会上如是强调。新常态背景下,推进智能制造确实是使中国汽车业走向更高层次的重要机遇,但国内汽车业在质量和品牌等方面还需“补课”。

北汽集团副总工程师、北汽股份专务副总兼研究院院长邬学斌表示,国内汽车业在硬件上可能到了3.0阶段,软件 上仍处于2.0阶段,但理念还在1.0阶段,发展很不均衡。他强调:“实现《中国制造2025》,要回归汽车本质,先把底盘、汽车架构等基础设计做好,以 技术进步获得低成本。”“中国的优势在于具有完备的工业供应链体系,且《中国制造2025》的文件纲领非常系统全面。”谈到实现《中国制造2025》,密 歇根大学教授陈玉宝说,“但要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补充具体内容和知识,并将知识点盘活。”

在汽车与互联网融合方面,陈玉宝称,汽车有交通、安全两大功能定位,人在汽车里坐的时间应是越少越好,而互联 网行业却只关注汽车内的屏幕大不大,并靠这些吸引用户,延长他们在车内的时间,这是本末倒置。江苏上淮动力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志玉则认为:“汽车业应利用好 互联网平台,互联网企业拥有快速建立品牌、实现快速传播的优势。”

-提升自主车企和零部件企业竞争力

认清“工业4.0”本质后,汽车业如何在政府扶持下提升核心竞争力?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工程师赵 会称,长安近年来取得一些成绩的关键因素即建立了合理的产品流程体系。据悉,体系细化到密密麻麻的子流程,并将流程延伸至前期的预研产品流程和后市场管 理。而长安的信息化建设亦不是简单地购买软件和硬件,而是做集成、匹配,并培养专业的信息化团队。

提高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水平同样是汽车业升级的重要环节。精进电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蔡蔚表示,当前自主 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品牌、资本实力明显弱于国外,当前的任务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好基础研究,持续聚焦几种产品。“通过并购获得知名零部件企业的原始技术,也 是企业快速成长的一条捷径。”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提出。“零部件企业开发的产品能够满足市场要求,并体现出差异化,才会有竞争力和属于自己的客户 群。”AVL中国区总经理姜宏如是强调。浙江银轮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院院长刘浩则分享经验说,自主零部件企业可以先尝试打通国外客户,再把产品线 在国内铺开。

此外,针对政策层面,康明斯副总裁、中国区首席技术官彭立新指出,政策和法规的制定需统一且有持续性。

-海归生力军要发挥行业引领作用

“海归人才受过正规教育和大企业培训,具有国际化视野,‘工业4.0’恰恰是海归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一语道出海归之于汽车业转型升级的意义。

对此,春晖资本董事长汪大总认为,海归人才可从个人层次和群体层次发挥作用。个人层次方面,海归要把自己的长 处跟行业大势有机结合,依托优质平台在国内汽车业中起到引领作用,推动企业与国际接轨。群体方面则要发挥海归集体优势,使推动力度更大、效率更高。东风汽 车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马钊提出:“海归群体可以多推出一些代表性人物传播行业观点。同时发挥集体优势为一家企业甚至行业做专家咨询。”

在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董事长、《中国汽车报》社社长李庆文看来,作为汽车业的生力军,海归人才在未来有较大发展空间。他说:“随着自主品牌不断向高端突破,海归人才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海归为中国汽车产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需要环境的呵护。长安汽车副总裁张竞竞称,长安引进海归时在薪酬上一 度有很大争议,且对海归的使用也考验着高层的领导力和胸怀。她强调:“领导要有改革的决心,给海归充足的资源支持。”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