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05作者:智汇胡妮
数控机床具有机、电、液集于一身,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特点,有较高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如今,数控设备的广泛运用是土业企业提高设备技术水平有效手段,也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数控设备的数控系统是其核心所在。它的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设备运行正常与否。
1 数控设备常见电气故障
1.1 控制系统故障
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分为软件控制系统和硬件控制系统。在软件控制系统上,数据输入的格式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编程的结果。由于软件不存在损耗,因此PLC编程调试不成功是软件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
1.2 显示系统故障
数控机床不能正常显示包括多个方面的原因:LED屏幕;编程系统的软件故障;外置电脑出问题等原因。由于显示系统连接多个模块,在发生数控机床不能正常显示的情况时候,要分清楚故障的来源和现象。
1.3 伺服系统故障
常见故障有:伺服系统控制单元失效;导致数控机床伺服控制系统对于信息化指令转化为机械化动作的过程中,出现不加工,或加工紊乱的现象。
2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常用方法
2.1 常规检查法
是最常用也是首先采用的,是指维修人员根据感官感觉,并借助一些简单的仪器来分析判断故障的。外观检查采用看听嗅摸等来了解故障发生时所伴随的各种异常:噪声、火花异常,发热焦糊味,发热元件表面的过热变色烟熏黑或烧焦金属烧结的亮点等磨损破损断裂移位松动脱开,压合形变冲击振动与爬行等异常现象,观察设备的外貌与外部连接,以及内部器件的情况,以判断故障可能发生的部位。
2.2 自诊断功能法
自诊断功能是数控系统的重要特点,是指数控系统在运行中,即可掌握系统运行的状态信息查明故障部位与原因或预知系统劣化倾向,并给出对策的技术。系统在启动时,就对系统软硬件进行检测和初始化,如果启动过程中不能完成规定的诊断内容,就会产生相应的报警。启动诊断结果的表现形式,一般是主控制板上的指示灯和报警灯或段数码管显示。如果系统不能正常启动,就可以根据其报警灯的指示,查阅维修手册进行故障判断。当系统正常启动后,就进入运行诊断,通过系统内装的诊断程序或内部循环监控测试电路,对系统本身装置各个伺服单元与伺服电机主轴伺服单元和主轴电机,以及与数控系统相连的其他外部装置进行自动的诊断与检查,并且显示相关的状态信息和故障信息。只要系统不断电,在线诊断就会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反复进行而不停止。自诊断功能法适用于有报警显示的故障排查,当然,报警显示有硬件和软件两种
2.3 模块交换法
在故障大定位时,利用备用的电路板模块集成电路芯片或元件,替换有疑点的部件,观察故障现象是否转移,从而把故障范围缩小到印刷线路板或芯片一级也称为备件置换法。这种方法,往往可以节约维修时间与避免测试故障点中的一些难度。模块交换时,要注意在断电情况下进行,并应检查分析是否会出现危险或扩大故障范围。
2.4 独立单元分析法
首先将数控机床划分为具有一定功能与简单适配关系的。可与系统中其他部分或环节相结合的独立部分、独立单元,它可以是一个装置,一个系统,甚至一根电缆或一个节接点。在故障分析中,经常利用独立单元的输入输出信号状态分析,来判定它是否有故障。
3 分析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
3.1 远程诊断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数控设备计算机终端网络连接之间构建通讯联系,利用相关软件及网络支持,可调用数控设备的参数与状态信息。当数控设备出现故障时,利用计算机即可实行远程诊断,监控数据及时回输到计算机中,将诊断结果及具体维修技术呈现出来。
3.2 人工神经网诊断
人工神经元网络,可简称为神经网络,构建在人脑思维的基础上,模仿人类大脑的神经元特征,通过数学方法将程序简单化抽象化模拟化,同时形成非线性的动力学网络系统。由于神经网络系统的强大性,可处理各种复杂故障,同时具备记忆容错推测联系及自适应等功能。
3.3 自修复技术
在数控设备系统中,具有备用模块功能,并在系统软件中发挥自修复程序作用在软件运行过程中,如果某个模块产生故障,则系统将显示信息,并自动寻找故障点。
总结:做好数控设备的正确操作保养与维护,是提高数控设备使用效率与使用寿命的根本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电气故障的维修与管理,保证数控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