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浅谈Cimatron 12在加工中心编程中的应用

浅谈Cimatron 12在加工中心编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5-09-09作者:智汇小新

1 引言

  Cimatron的数控加工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被世界普遍认为是最杰出的数控编程设计系统之一。它提供了较全面的加工应用功能,如数控铣削(2.5~5轴)、数控钻孔、数控车、数控冲裁、数控线切割和电极设计等。另外Cimatron提供了可靠而直观的轨迹校验和仿真模拟,它以彩色图的形式显示当前加工结果及其余量,具有可视化的仿真模拟功能,使用户可以检查加工过程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可以分切、旋转来观察加工的结果,还可以进行多达五轴仿真校验,定量分析,加工工时估算等等,用户也可以手工单步检查生成的刀具轨迹。Cimatron也为用户提供了灵活方便的轨迹编辑,用户可以对已有的刀具轨迹进行拷贝:阵列拷贝和旋转拷贝,还可以用手工的方式对生成的刀具轨迹进行方便而灵活的修改:删除不合理的走刀路径,对刀具轨迹进行投影等。Cimatron为满足对加工质量、效率日益提高的要求提供了高速铣削技术,如NURBS插补G代码,尖角部位的圆满走刀,从外到内的毛坯光滑环切,刀具载荷的分析与自动优化等其他工具。

  现以一个具体的模具零件为例,详细介绍Cimatron编程方法。如图1所示的是空调分体室内机的面板,它是由复杂曲面组成。加工中心加工其模具型芯、型腔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空调器的外观和产品质量。采用Pro/ENGINEER2001软件设计面板定模型芯的三维数据模型,并利用Pro/E进行分模,然后把图形转换成Cimatron文档,并在Cimatron下进行数控编程,然后将后处理的程序传送至数控机床上完成面板模具的实际加工。

2 工艺流程分析

  模具零件定模型芯的加工工序一般分为粗加工、局部粗加工、半精加工(一)、半精加工(二)、精加工和清角等工序。根据该空调分体室内机面板定模型芯的形状及要求分析,该模具零件需要加工的曲面的精度要求很高,因此精加工时的精度应取0.005mm较合理。在数控编程中,要特别注意模具零件基准角的设置是否有利于工件装夹及操作。尽可能一次装夹能完成各个工序,为此,定位时以型芯下平面为定位基准,可以方便地完成其他各个曲面的加工。

3 数控加工

  Cimatron 12.0软件具有强大的加工能力,而且也能读取如UG、Pro/E等其他软件的数据进行加工。用Cimatron NC模块进行数控加工自动智能化编程,其步骤为:①根据模型特点,拟订加工工艺;②进行每步编任,确定加工方法以及刀具、进给速度、刀间距等参数,生成刀具路径,并进行刀具路径的模拟检查;⑧生成NC程序;④用CNC传输软件将NC程序传输给相应的数控机床;⑤准备好加工毛坯、刀具、夹具后在数控机床上加工。

  下面以此模具的定模型芯为例简述其数控铣削加工过程:

  如图2所示为面板定模型芯,其毛坯尺寸为852mm×305mm×77mm,整体加工深度为20.50mm。用内六角螺钉将4个方铁块固定在定模芯上,在实际加工时只需将这4个方铁块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即可,其整个型腔采用Cimatron 12.0软件加工模块进行数控编程,基准角在零件右下角(如图2所示)。安全高度(CLEAR)设为90mm,加工过程为:先粗加工整体型腔 局部粗加工(清角) 半精加工成型曲面 再次半精加工 精加工成型曲面 清角的方式。

 3.1 整体粗加工(WCUT)


  使用Φ50R5铣刀,采用WCUT—CONTOURROUGH粗加工,转角处圆弧为R5mm,螺旋角(RampAngle)为5°,加工的最大高度(Z—up)为77.5mm,最低高度(Z-dowm)为30mm,切深(Down Step)为1.0mm,步距(side Step)为35.0mm,粗加工余量(SRF.OFFSET)为1.0mm,加工精度(SRF.TOL.)为0.05mm,铣削方向为SPIRAL,切割方向为Inside Out,主轴转速(SPINDLE_SPEED)为1000转/min,进给速度(FEED)为1200mm/min。使用程序执行(Execute)功能,加工刀具轨迹如图3所示。

  3.2 局部粗加工(WCUT)

  由于开粗时用的刀具是Φ50R5,在型腔的四个角上加工残留量较多,为保证半精加工时的加工余量比较均匀,采用局部精加工方式,将型腔的4个角局部半精加工。选用Φ16R0.8涂层镶片铣刀,采用WCUT精加工方式,加工的高度(Z—up)为77mm,(Z—dowm)为58mm(开精深度为57.2mm),切深(Down Step)为0.3mm,粗加工余量(SRF.OFFSET)为O.4mm,加工精度(SRF.TOL.)为0.05mm,铣削方向为双向铣,零件是否为开放零件(Open Part)为OUT+ISLAND,主轴转速为2000转/min,进给速度(CUT—FEED)为1500mm/min。使用程序执行(Exeeute)功能,加工刀具轨迹如图4所示。

  3.3 半精加工(WCUT)

  使用Φ25R0.8涂层镶片铣刀,采用WCUT精加工方式,加工的最大高度(Z—top)为77mm,加工的最低高度(Z_bottom)为30mm,切深(Down Step)为0.45mm,粗加工余量(SRF.OFFSET)为0.3 mm,加工精度(SRF.TOL.)为0.02,铣削方向(Milling Direction)为Climb Milling,零件是否为开放零件(Open Pm)为NO,主轴转速(SPINDLE—SPEED)为2000转/min,进给速度(CUT_FEED)为1500mm/min。使用程序执行(Execute)功能,加工刀具轨迹如图5所示。

  3.4 半精加工(SRFPKT)

  经过上述粗加工工序后,型腔轮廓基本加工出来;但由于型腔各部位加工后余量相差太大,且有的位置余量较多,不宜直接精加工,须经过一次半精加工(SRFPKT)后,使各部位精加工余量基本相同(约0.1—0.15mm),才能进行精加工。该工序使用Φ16(R8)球头铣刀,采用SRFPKT的加工方式,步距(SideStep)为0.6mm,粗加工余量(SRF.OFFSET)为0.1mm,加工精度(SRF.TOL.)为0.01,切割角(Milling atAngle)为45°,方向(Direction)为双方,加工范围为型腔口部边线,设置为ON,偏距为6,主轴转速(SPINDULSPEED) 为1800转/min, 进给速度(CUT_FEED)为2000mm/min。使用程序执行(Execute)功能,加工刀具轨迹如图6所示。

3.5 精加工(一)(SRFPKT)


  经过上述半精加工(SRFPKT)后,型腔各部位加工余量基本相同(约0.1~0.15mm),现在可用SRFPKT进行精加工。该工序用Φ12R6钨钢球头铣刀,采用SRFPKT的加工方式,步距(Side Step)为0.1mm,粗加工余量(SRF.OFFSET)为0.0mm,加工精度(SRF.TOL.)为0.01,切割角(Miuing at Angle)为135。,方向(Direction)为双方,加工范围为型腔口部边线,设置为ON,偏距为4,主轴转速(SPINDUbPEED)为1800转/min,进给速度(CUT-FEED)为800mm/min。使用程序执行(Execute)功能,加工刀具轨迹如图6所示。

  3.6 精加工(二)(清角)

  型腔最小的R角是R4,而精加工用的刀具是Φ12R6,不能对型腔完全加工。对上次精加工没有加工到的部分,采用Cima啪n的清角模块功能进行编程。清角加工选用6R3钨钢铣刀,粗加工刀具为Φ12R6,加工余量(Suface Offset)为0mm,加工精度(SRF.ToL.)为0.01,清角类型为SPILT HORz.,VERT.,清角模块为CUeANUP,铣削方向(MillingDirection)为Spiral cut,切削方向(Cut Direction)为Outside in(由外至内),零件是否为开放零件(0penPart)为NO,主轴转速(SPINDLE—SPEED)为2000转/min,进给速度(CUT_FEED)为1000mm/min。使用程序执行(Execute)功能,加工刀具轨迹如图7所示。

  3.7 仿真模拟(Simulation)

  最后,当整套加工程式编程完毕后,利用Cimatron的仿真模拟功能进行模拟,对加工工件的效果进行检查。如正确则接着进行后置处理(Post),自动产生程序,送至CNC加工中心进行数控加工。如果发现错误,则要对刚才所编的程序进行修改。

4 结束语

  在模具零件的加工过程中,由于采用了Cimatron的数控加工技术,大大降低了人工设计和普通设备加工所造成的误差,使铣床、电加工、钳工、抛光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大大减少,提高了模具的加工效率,缩短了模具的制造周期,也提高了模具的质量,而且可以实现无图加工,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