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云计算争霸赛":人工智能才是关键看点

"云计算争霸赛":人工智能才是关键看点

发布时间:2017-09-12作者:智汇张瑜

为了通过云计算平台将"人工智能"这项技术以工具和服务的形式"兜售"并触及到更多的人,像Google、微软,亦或者是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必须保证他们绝不能在这场"通用云服务大战"中落得下风。

事实证明,即便你还对云服务存有顾虑,但把你的公司业务迁到云端的理由似乎要更充分一些。

包括亚马逊AWS与微软Azure在内的一众云服务平台,能够为传统的数据存储方式找到挖掘更多的存储优势,譬如等级更高的安全性,灵活性与更好的可访问性,同时还能降低运营成本。

更重要的是,这些云存储平台现有的数据中心可以为企业们提供更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这显然要大大优于我们运用普通计算机的平均运算水平。

而现在,巨大的商业价值让云计算市场"狼烟遍起",随着更多巨头加入了这场"战争",云服务商们也展开了新一轮的"厮杀"较量。

其中,那些靠先发优势尝到甜头的巨头们,显然需要制定更具备差异性的服务策略来笼络用户。而GoogleCloud,这个稍晚于亚马逊与微软,却依然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的谷歌云服务部门,毫无疑问已经把"人工智能"作为了推广自己云服务的附加优势。

Google:TPU

在今年5月举行的GoogleI/O大会上,Google的一个"新发明"与新举措预示着,它的云服务水平将很快步入一个新阶段:

"Google推出了第二代TensorFlowProcessingUnit(TPU2,也被称为云TPU)。"

我们都知道,Google的TPU,这个强大的数据处理器是专门为训练与开发机器学习技术而创建。而一块TPU有多强大?每块TPU能够每秒执行不少于180兆的运算,而每个TPU机柜则有64个TPU板。

因此,他们合计能够提供高达11.5千兆的处理能力。凭借这样的高性能,Google的这款最新的云TPU比市场中现有最好的芯片更是强大数十倍,可以为那些需要这种计算能力的机器学习任务提供更充分的服务。(根据Google此前在博客上的介绍,TPU在AI运算测试中的平均速度要快15-30倍;每瓦性能要比普通的GPU高出25-80倍。)。

尽管TPU不对外出售,但Google却公开表示,全球的组织与个人将可以通过Google云享受到TPU2带来的强大运算能力。

作为云最上层的"作业者",人力软件公司HRSoftware的CEOJeffKlem认为,仅仅在过去几年里,"云计算"这个相对较新的技术已经让人们对它变得熟悉起来,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孕育着无限机遇的巨大平台。而有了人工智能力量的加持,云很容易成长为这个时代最强大的计算平台。

"对于像我们这样基于云计算的应用程序提供商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微软:ProjectBrainwave

但很显然,Google并不是唯一一个对人工智能感兴趣,并持有这项技术开发能力的巨头。实际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包括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们在云计算市场纷纷打出的牌,基本都是"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

而在当下,真正在这方面具备竞争能力的,微软无疑排在前列。

目前,微软在自己的云平台Azure上已经能够为每一个订阅用户提供超过20种不同的认知服务(人工智能服务),譬如图像识别与自然语言理解。当然,微软也在悄悄地为自己的云带来更多"不一样":

微软在今年8月刚刚推出的ProjectBrainwave,就是一套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超低延迟云端深度学习系统,主要用来部署在多个数据中心中,以提升实时人工智能的运算能力。

总体来说,这种系统的架构优势在于延迟性低且可以提高数据吞吐量。因为一旦外部接收到需求时,再也不需要透过微处理器进行处理,而是能够直接以FPGA进行快速响应,达到实时需求。

有专家带来预测,这个深度学习加速平台将会比Google提供的人工智能服务更加强大与灵活。

总之,对于全球的设计与开发人员来说,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对软件开发、应用创建以及Web应用程序设计等领域的变革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目前,除了持续火爆的"语音助手之战",离消费者最近的移动应用商店中,也充斥着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app(拍照、数据收集与筛选);

而与此同时,对于那些专门开发尖端软件的开发者来说,人工智能也已完全成了一项"必需品"。

因此,为了通过云计算平台将"人工智能"这项技术以工具和服务的形式"兜售"并触及到更多的人,像Google、微软,亦或者是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就必须保证他们绝不能在这场"通用云服务大战"中落得下风。

在技术学习社区FreeCodeCamp里,一位名叫TerrenPeterson的技术爱好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在技术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与云服务领域,竞争的最大看点已经不是谁有更好的技术,而是在于谁能够将机器学习的商业化转变为一种服务。预置机器学习模型价值数十亿美元,这场竞争注定让科技巨头们具备更多优势。"

无论如何,那些将云单纯作为一种存储机制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机器学习的商业化,则成了当下公司与投资人最应该关注的一个环节。

2017年8月25日,亿欧智库正式发布《2017人工智能赋能医疗产业研究报告》,该报告总结八大应用场景,从产品形态、业务模式、公司现状等角度对各场景进行深度解析,进而对我国医疗人工智能公司宏观数据和巨头企业布局进行盘点,最后提出"人工智能+医疗"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了解更多报告内容,请点击:《2017人工智能赋能医疗产业研究报告》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