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埃斯顿再启跨境并购 对接德国工业4.0

埃斯顿再启跨境并购 对接德国工业4.0

发布时间:2017-09-15作者:智汇张瑜

9月13日晚,国产工业机器人四小龙之一的埃斯顿(002747.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出资约886.9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895.6万元),收购德国M.A.i.公司50.01%股权,并对剩余股份有优先收购权。

同时,埃斯顿还将联合多家单位设立并购基金,整合上市公司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进行收购兼并,为公司外延扩张储备潜在标的项目。

从数控起家的埃斯顿,通过多轮收购,已经逐步建立起集机器人系统集成、核心部件、机器人本体到智能制造系统和数字化工厂的全产业链布局。

钟情海外企业

M.A.i.公司成立于1999年,总部坐落于德国Kronach市,主要业务为提供以机器人应用为基础的,高度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装配和测试生产线,服务于汽车引擎和电子系统部件、半导体、航空部件和医疗器械等行业。

截至2017年6月30日,M.A.i.资产总额约7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458万元),净资产约130万欧元;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财年实现营业收入为251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9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9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717.4万元)。而埃斯顿仅2017年上半年就实现营业收入4.19亿元,净利润4012万元。

虽然M.A.i.公司的营业规模和收入都远不及埃斯顿,但通过并购,埃斯顿能够快速获得德国智能制造及工业4.0最新技术,推动机器人集成应用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同时打造以M.A.i.为欧洲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与中国智能制造总部的国际化产业布局。

除了此次并购,海外收购的“爱好者”埃斯顿在一年多时间内已通过收购介入了机器人全产业链多个细分领域。

2016年2月,ESTUN以140万欧元入股意大利EuclidLabsSRL,占其20%股权。EuclidLabsSRL主要产品是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仿真和测试软件,埃斯顿借此掌握国际领先的机器人三维视觉技术、机器人离线编程及智能操作技术在机器视觉领域前瞻布局。

四个月后,埃斯顿与L.K.MACHINERYCO.LTD.签署收购协议,以7600万元收购上海普莱克斯自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100%股权,进入压铸机周边自动化机器人集成业务细分领域。

进入2017年,收购消息愈加频繁,2月公布拟以1550万英镑(约合1.33亿元人民币)收购TRIOMOTIONTECHNOLOGYLIMITED(简称“TRIO”)100%股权;4月12日,又公布900万美元(约合6300万元人民币)的对美国BARRETTTECHNOLOGY公司30%股权的收购计划,进军高端伺服应用领域,甚至涉及到了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医疗康复机器人。

此外,还有一项对某智能装备核心控制功能部件行业公司重组因未能取得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核准而终止。

高工产业研究院机器人产业分析师卢彰缘告诉记者,在海外进行并购其实是一举两得。一方面海外公司的技术水平和规模整体优于国内企业,另外,外资企业的估值相对合理,性价比较高,更加划算。“中国技术型的公司溢价普遍偏高很多。”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在埃斯顿的收购路径中,只有上海普莱克斯和另外一家针对汽车焊装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细分领域的国内企业,其余都是海外并购。

重视研发投入

一系列并购的成果,在业绩上也逐渐有所体现。埃斯顿2017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销售额同比增长71.46%,利润同比增长79.56%。其中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较去年同比增长达274%。

从地区角度看,虽然来自国外的营业收入占比仍较少,仅有7.60%,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9.68%。

招商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诸凯表示,从技术转化到收入利润需要一定的时间,未来公司优势将继续放大。

埃斯顿的发展速度一直较快,2014年埃斯顿本体销量约300台,2015年达到600台,2016年本体销量达1000台以上。但与ABB等过万的销量仍相去甚远。

“所以埃斯顿的并购速度其实并不快,国产机器人企业的竞争格局其实还不是很明朗,规模差距不是很大,1000台的距离很容易相互赶超,埃斯顿是在拼速度。而且现在市场大好,是超越对手的一个很好的时期。”卢彰缘说,与国内其他机器人企业,特别是新松机器人这样的体制内较稳健的企业相比,埃斯顿的运作已经相对冒进。

诸凯告诉记者,埃斯顿的很多核心人员是从国外实验室回到国内,眼界比其他机器人企业宽,海外收购是顺理成章。

另外,与埃斯顿重视研发有关。埃斯顿一直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2015年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为10.98%,2016年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为9.51%。

和许多本土机器人公司不同,埃斯顿是机床数控系统起家,随后进入机器人领域。公司从2010年起开始研发机器人,2011年成立了专门研发和生产工业机器人的埃斯顿机器人公司,进行机器人本体以及零部件的研发制造。

此后,公司在2014年完成对意大利CMA机器人的收购,2015年上市,核心业务为智能装备核心控制功能部件和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随后两年,通过并购,实现了在多个机器人应用细分领域的布点,延展产业链。

据了解,机器人本体有五大核心,包括控制系统、伺服系统、高精度机械传动、核心控制算法、应用和集成技术。

埃斯顿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波曾表示,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核心难点是机器人控制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埃斯顿多年坚持研发和发展数控系统和交流伺服系统产品和技术,因此埃斯顿向下游延伸进入工业机器人产业,可以充分发挥埃斯顿的传统业务优势,也可以形成与其他竞争对手差异化的独特竞争优势。

目前,埃斯顿机器人除了部分RV减速器需要采购外,其余均为公司自有产品,核心部件自主化率达到80%。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