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以生态优先战略定位 长江经济带重构绿色发展格局

以生态优先战略定位 长江经济带重构绿色发展格局

发布时间:2017-10-13作者:智汇小新

    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这里不仅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也是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


  以生态优先战略定位 长江经济带重构绿色发展格局

 

  三千里汉水自秦岭奔腾而下,即将与长江交汇之际,转身回望,勾勒出美丽的汉江湾。

 

  这里,产出了武汉第一块肥皂、第一桶油漆,最多曾聚集300余家工业企业。

 

  今天,百年老工业基地脱胎换骨。99家化工企业全部迁离,沿江而立的烟囱消失了,10余公里葱郁森林取而代之,江滩上集聚起电子商务产业、养老、教育、卫生公共服务机构。

 

  万里长江,华丽转身的何止一个汉江湾?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和战略定位,变革性地重塑长江,中华民族古老母亲河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新理念,重塑长江发展格局

 

  9月18日,武汉硚口,汉江湾腹地。

 

  巨大的锅炉正热腾腾地“蒸”着泥土——重度污染的土壤被运送到“锅炉”中蒸烧,土壤中污染物挥发成烟气后达标排放。

 

  不远处,数个塑料大棚里“种”的也是泥土——污染土壤中加入药剂,氧化分解污染物。

 

  这片土壤“病”得不轻,曾经集聚的化工企业造成的污染最深达12米,约800亩土地治理成本达数亿元。但是,这环保历史欠账不能不还。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以占全国约1/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国2/5以上的经济总量。然而,传统路子的大开发对长江过度索取,一些地方在沿江地区密集布局高污染企业,让长江透不过气来。

 

  一江春水,是“分而食之”,还是“分而养之”?打破思维惯性不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秘书长郁鸿胜说:“国家启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的时候,很多人以为上大项目、大开发的机会来了,一谈发展就是GDP,没意识到要保护性建设、发展。”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振聋发聩地提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思想。

 

  新理念,重塑长江经济带发展格局。

 

  这一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这是我国首个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作为首要原则的区域发展战略。

 

  立下“长江生态环境只能优化、不能恶化”的军令状,沿江11个省市硬化约束,铁腕护江。

 

  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正式启动。化工,控增量、减存量;非法码头、非法采砂,清理关停……

 

  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竞相实行。贵州、湖北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湖南对全省79个限制开发区域县取消了人均GDP考核,江苏力推22项环境保护制度综合改革……

 

  一年多来,长江经济带天然林全面停伐,900余座非法码头关停,一大批化工企业从长江岸线迁离。今年7月,《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衔接大气、水、土壤三大行动,一场生态环境建设立体战役在长江沿线拉开帷幕。

 

  从“化工锁江”到“创新赛跑”

 

  —新动能,逐梦黄金经济带

 

  不搞大开发并非不发展。“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习总书记提出了新常态下推动长江保护发展的更高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单纯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文化与科技等方面的系统性革命。”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包存宽说。

 

  一方面,是在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上做“减法”,另一方面,则是在改革创新和发展新动能上做“加法”。

 

  向改革要活力。上海、浙江、湖北、重庆、四川五大自贸区贯穿长江经济带。把扩大开放同改革体制结合起来,把培育功能同政策创新结合起来,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上海自贸区改革创新理念、1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37项投资领域改革措施,源源不断溯江而上复制推广。改革新作为赢得发展新空间。成都自贸区挂牌百天新增注册资本超千亿元。

 

  向创新要动力。谋划创新布局、整合创新资源、释放创新动能,长江沿线11个省市自主创新赛跑风生水起。

 

  首批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个落子长江经济带。上海、合肥建起世界先进水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上海光源每年实验运行约5500小时,在能源、材料和生物领域产出了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成果。

 

  6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集聚起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武汉“中国光谷”,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光通信领域80%的重点课题,主导创制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282项。

 

  长江经济带(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今年8月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城市科技创新排行榜”显示,长江经济带有8个省市创新能力指数提升超过10以上,浙江提升21.92,江苏提升19.12,安徽提升17.74。

 

  坚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实践基准,长江巨龙踏着“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节奏起舞。今年上半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10个地区GDP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新动能加快蓄积。例如,重庆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位居全国前列;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6.3%,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37.4%。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平感慨,“良币”驱逐“劣币”。去年,该集团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新开发的单品一年卖了10个亿。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