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工智能将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什么

人工智能将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什么

发布时间:2017-10-23作者:智汇小新

    尽管会有不少医疗健康的传统工作将会因为人工智能遭到淘汰,但是医疗产业人才总体的趋势是会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好。


  随着人工智能(AI)时代的到来,医疗产业同样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AI正在颠覆我们传统医疗的社会共识与实践的同时,也在积极构建我们对现代医疗的概念和憧憬,这里涉足一系列临床应用以及诸多医疗领域,特别是医患关系。


  人工智能推动医疗行业发展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三级医院比例不到10%,却承担接近50%的诊疗业务,供需结构亦不均衡。这导致了紧张的医患关系、参差不齐的医疗质量与不佳的就医体验。随着全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快速增长的老龄化人口对医药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医疗服务的价格随之攀高,中国的医疗需求将会急剧往多元化与多层次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人工智能在疾病发现、新药研制、新的治疗方案的产生以及预防医学等方面正在形成对医疗行业的推动,使得中国医疗市场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在关注高质量的专业医疗的同时,数字化与智能化给高端医疗与健康产业的成长提出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数字化开启了新智能医疗时代


  基于移动互联与数字智能的科技,未来医药行业,特别是医疗照护服务业正在逐渐往个性化发展。医疗人才的培养与建设也逐渐转变为以病人自身为中心,追求更快速、更优质以及更便宜的个性化高端医疗服务。


  医生可能是掌握专业知识最多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对患者的情况或者对每一位患者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正如埃里克·托普在描绘未来医疗时指出,医疗健康领域最没有被充分利用的个体就是患者自身。数字化恰恰开启了不以抛弃任何一个人为代价的新智能医疗时代。


  患者参与医疗的全生命周期是人工智能推动下所建立的未来新医疗途径。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2015年底,拥有并理解自身医疗数据的人数不足10%。随着医疗消费者与服务机构越来越多地使用AI工具,并将其视为有用和有价值的,AI就可以通过整合平台中的健康数据来扩大护理范围。然而,随着新技术的推出,各种数据源必须连接起来才能为患者带来无缝体验。


  新型的医疗模式逐渐赋予了个人更多的权利。信息化不仅提升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使医生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AI会成为一种“服务”,人们对它有需求时下单就可以了,就像云计算的按需付费一样。


  医疗人才趋于多样化


  搜集信息、数据的能力的确是人工智能的强项,但牵涉到医疗数据分析及应用的工作,短时间内不会因AI而饭碗不保。涉及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医护工作,特别是服务类的工作,AI短时间内更是难以胜任。在医疗产业除了管理人才之外,对一些需要同理心的工作,特别是心理咨询等传统工作不仅不会被AI取代,反而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涉及人类健康的工作,特别是对人体免疫、过敏以及微生物方面的研究,还是得依靠人类的知识与智能。它还包括处理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之间复杂关系的工作,如过敏者、流行病学家和微生物学家。而与创新相关的工作也会不断增加。


  未来20年,基础整体医疗转向精准个体医疗,机器学习和AI相关技术将成为其中的重要原因。AI会成为医疗行业的基础。由于这些和其他AI应用程序在该领域获得更多经验,AI的学习和行为能力将不断提高准确度、效率和成果。


  很多人第一次了解AI是从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2001年以《人工智能》为片名的电影,不少人对AI的理解仍停留在科幻的境界。而剧中的智能机器人在寻找养母的艰辛历程中,为了缩短机器人和人类差距而奋斗的故事,让我们有理由相信,AI会帮助人类在健康方面走得更远。


  虽然人工智能未来有可能拿走我们的部分工作,但在某种程度上,我对人类与AI共生的长久未来表示基本乐观。的确会有不少医疗健康的传统工作将会因为人工智能遭到淘汰,但是,医疗产业人才总体的趋势是会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好。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