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5年 国产云计算厂商崛起且备具“中国特色”

2015年 国产云计算厂商崛起且备具“中国特色”

发布时间:2016-01-12作者:智汇胡妮

    2015年,云计算产业广被熟知。更为重要的是,以往言必称亚马逊、谷歌、微软的云计算市场,由于大批国产厂商的崛起而备具“中国特色”:阿里云成阿里巴巴增长最快业务;腾讯云、金山云(联合小米)、百度云全力上阵;甚至乐视、京东、迅雷也玩起云计算……

                      2015年 国产云计算厂商崛起且备具“中国特色”
 
  一场群戏

  经历了2014年的普及,云计算在2015年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有市场分析机构预测,2015年国内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超过90亿元,增速超过30%。但来自ByronDeeter的《Stateofthe Cloud Report 2015》显示,全球范围内云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不影响企业抢滩热情。BAT眼到手到,力度在2015年尤其大,在资金、资源以及合作范围上毫不吝啬。资料显示,阿里云、腾讯云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数量均已超过50万台,晚起一步的百度数据中心服务器数量也达到数十万台的规模。

  最炙手可热的仍然是孵化于阿里电商生态的阿里云。阿里巴巴2015年三季度财报显示,云计算业务获得128%的增速,是阿里体系中增速最快的业务。

  尝到甜头,阿里云联合了30家风投发布“创客 ”计划,投入百亿资金扶持创业项目。而背后则是2015年7月,阿里巴巴向阿里云战略增资60亿元,用于国际业务发展、DT生态建设等方面。

  据称,阿里云已陆续在全球范围内开设了7个数据中心。阿里巴巴CEO张勇强调,60亿元的投入才只是开始。

  无独有偶,2015年6月,腾讯云联合多家创投机构发布了“云 众创”计划,宣布将提供1亿元扶持资金,加码对创业者的扶持,用于腾讯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未来五年投入超过100亿元是腾讯云的计划,而目前腾讯云宣称已经帮助近300家初创公司用上云计算。

  一年前推出的百度开放云,2015年9月初,宣布“3600行”计划,并且把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的结合作为一个侧重点。百度云还联合电信云、金山云、华为企业云、青云等国内主流云平台以及亚马逊中国,在安全领域建立云安全生态。

  BAT并不是仅有的国产巨头。更老牌的科技巨头华为在HCC2015大会上明确表示,IT未来发展要构建云生态战略,主打行业云,以B2B业务为主,每年在IT业务的投资将不低于5亿美元。在个人电子消费领域翻江倒海的乐视不遑多让,对云计算同样野心勃勃。刚刚落幕的CES2016(全球消费电子展)期间,乐视云披露多个消息:在美国成立子公司、牵手戴尔以及全球多家运营商。

  乐视云此次打的是中国视频云、生态云第一品牌的旗号,这家广受关注的公司还表示,CDN业务已实现五大洲60多个国家核心城市的全面覆盖。

  而包括三大运营商旗下的天翼云、沃云、移动云,专注细分领域的盛大云、360云、金山云等均在2015年动作频频,让云计算行业形成了空前的“国货味道”。

  政策利好

  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考察浪潮时表示,今后出访海外不仅推销中国高铁、中国核电,也会向全球市场推荐中国云计算。

  2015年1月初,国务院便印发了《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在2020年,让云计算成为我国信息化重要形态和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支撑。

  2015年9月初,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以下简称《纲要》)。《纲要》认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已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

  多重政策加持,促使全社会政务、民生多方面拥抱云计算。相关机构测算,2015年我国云计算带动上下游产业规模超过3500亿元。

  比如,阿里云与腾讯云都是开放平台策略,重点是扶持创业企业,而非单纯的售卖云计算数据和流量。华为也拉拢了大批传统企业进行互联网转型。

  效果是明显的,甚至不乏云计算“大单”。2015年1月,12306铁路售票系统采用阿里云技术,分流了75%的余票查询流量;4月,中石化采用阿里云多项技术推进“大数据炼油”;5月,海关总署的一则中标公告显示,阿里云中标“金关工程二期”大数据云项目;6月,华为与大连市政府签署了云计算战略合作协议。8月,上海市公安局同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12月;浪潮与云南省签署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合作协议。

  效果还是方方面面的,阿里云甚至表示,不久前火爆荧屏的2016年元旦跨年晚会中,包括芒果TV、浙江卫视在内的网络直播前10名的电视台有一半都用到阿里云。

  整合苗头

  云计算市场在经过2015年的资本运作市场整合后,清晰地形成了互联网巨头、运营商、IT与集成商等阵营,让市场升温的同时,带来更大规模的混战。

  价格战是最大看点。阿里云CDN2015年宣布下调资费,最高下调21.2%,腾讯云CDN便紧跟其后,宣布最高下调25%。

  此外便是生态战,包括阿里、腾讯、华为、乐视、百度在内的企业均在去年确立了构建云计算生态方向,即便是通吃意向,也会在差异化上做文章。阿里侧重电商和政务、乐视偏向视频市场、金山(小米)瞄准游戏领域……

  青云、Ucloud、七牛等创业型云计算企业主要在某些细分领域拥有较强势力:七牛一直专注在云存储领域;青云、Ucloud分别侧重私有云和游戏。

  但在未来,青云类创业型企业的发展空间将受到巨大的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市场中,整合现象在去年比较突出,例如,曾经占据强势地位的惠普直接放弃公有云,投入到微软云的怀抱,戴尔以670亿美元的高价收购EMC等。

  在国内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也出现了云计算厂商结盟、合作的事件,例如,集成商太极股份以16.66亿元收购了宝德。

  业内分析人士预测,云计算行业内的整合情况是必然的,市场将向着资本、资源雄厚的企业倾斜。“尤其在大数据方面,更广泛的覆盖面积才能得到更精准的数据,未来将形成多家联盟的趋势。”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