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吐槽】盘点2014年新车科技十大败笔

【吐槽】盘点2014年新车科技十大败笔

发布时间:2015-06-01作者:Doris

自1974年开始使用安全带锁扣联动系统以来,汽车产业也经历了漫长的40年。这个系统要求车子发动前,所有被占座位的安全带都必须系上。可想而知,像这种专横无理、难讨消费者喜欢的所谓“安全科技”的设计铁定成了短命鬼。福布斯记者、Kelley Blue Book蓝皮书编辑——Karl Brauer曾有一辆庞蒂亚克1974款Firebird,上面就有这项功能。他表示这个功能特别烦人的地方在于,哪怕只是在车道或者停车场里挪动很小一段距离不系安全带也没辙。

  四十年过去了,按常理来看,汽车产业在经历过科技革命的洗礼之后,相关的技术理应变得更加精密成熟,更加贴近用户的需求,至少别那么遭人烦,不过真是这样吗?事实上,一些设计违背初衷、南辕北辙的案例依然数不胜数。类似当年恼人的“安全带锁扣联动系统”,21世纪的汽车发明中同样少不了这些不招人待见的玩意儿。作为一名资深的行业分析专家,Karl Brauer就盘点了“2014年新车科技10大败笔”,车云菌整理清单如下:

  1. 扮猪吃老虎之假冒排气声

【吐槽】盘点2014年新车科技十大败笔

   现在很多汽车主机厂在排气声上下了不少功夫,甚至有些厂商已经潜心研究数十年才换来了如今高性能轿车美妙的排气声。但如今的汽车驾驶舱的隔音效果做得越来越好,厂商精心调校的排气声,已经很难传递到驾乘者的耳朵里。还有像宝马三缸的i8,它的发动机并不足以产生理想的排气声浪。为此,很多厂商就开始有意“制造”出美妙的排气声来满足驾乘者的听觉兴奋点。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很多车企都投入了很大精力,比如宝马就在利用扬声器让部分车型产生“轰隆隆”的声音。但不管是通过汽车的音响系统来模拟或者增强发动机的排气声,都似乎是科技大材小用的表现。

  2. 蠢到家的汽车功能指示灯

【吐槽】盘点2014年新车科技十大败笔

  Karl的一位朋友最近开着他的2013款福特翼虎来了次公路旅行。从丹佛到佛罗里达的路程中,车子一直表现得很完美,但驶入目的地之后,仪表显示器上包括ABS、牵引控制、安全气囊在内所有的警示灯都亮了起来,与此同时一条写着“山路爬行辅助模式尚未开启”的信息也出现在了屏幕上。这位朋友认为汽车的传动系统可能出了问题,不过当他把车送到当地的一家福特维修厂时,机修师傅却告知其安全气囊的线束发生了故障。就这么一个小问题就让6个指示灯在闪,未免有些太过误导。我们的汽车理应变得更智能一些,机械师傅通过汽车的诊断接口就能读取汽车故障的准确信息,但这些信息却不能显示在汽车的仪表液晶屏或中控屏上,说起来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3. 虚拟按键掌控关键功能

【吐槽】盘点2014年新车科技十大败笔

  现在“泛滥”的触摸屏使得汽车的中控界面变得非常简洁,像“车身稳定控制、运动模式、双区域恒温控制、语音通话以及导航”这些功能在20年前任谁都不敢想象。触摸屏代替物理按键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车内空间的混乱程度。但特斯拉的Model S将“打开后车门”、“接入充电装置”等一些基本功能也完全依靠电子按钮控制的做法,却也实在令人有些担忧——这块17寸的中控显示屏一旦崩溃,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虽然虚拟按键确实很酷,但汽车厂商还是应该把一些控制关键功能的按钮改为物理实体键比较稳妥。

  4. 不太靠谱的电控车门

【吐槽】盘点2014年新车科技十大败笔

  就像使用触摸屏一样,现在很多汽车制造商(像雪佛兰的克尔维特)开始使用电子继电装置代替传统机械设备来控制车门的开闭。和几乎所有的高科技一样,大部分情况下它能够良好运行,通过轻触按键就能打开车门。不过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汽车的蓄电池耗光,那是不是该歇菜了呢?幸好通常会有机械控制的方式作为替代,而尽管这种开关门的方式比较老套,一旦发生事故,特别是在失去电力供应而又恰逢车子着火时,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应该是拧开车门,赶紧逃命要紧吧。

  5. 无钥匙启动的尴尬

【吐槽】盘点2014年新车科技十大败笔

  不用转动钥匙、甚至不用摸钥匙就能将发动机启动/熄火,这听起来的确很酷。不过试着设想一个场景,有一天你将爱人送至机场,并目送他/她登上跨越到地球另一边的飞机。然而,还没走回到停车场的你突然意识到,车钥匙还在对方手里!顿时捶胸顿足也无济于事......因此,但凡配备了电子打火系统的车型都应该更傻瓜一些,利用配置精确的传感器,一旦钥匙不在车里就自动发出报警,避免我们设想的这样令人尴尬后悔的事情发生。

  6. 怠速启停——享受“噪声和震颤”的不二之选

【吐槽】盘点2014年新车科技十大败笔

  怠速启停系统在混动车型上已经使用了好多年,在驻车状态下可以节省油耗、减少有害尾气排放。在越来越严厉的EPA标准下,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车型配备怠速启停系统。不过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大部分汽车发动机点火的时候总是产生太大的噪声和振动,如果一次短途出行点火30多次的话,那么你会觉得通勤的时间延长了一倍。上个月,Karl在英国试驾了奔驰E级的柴油版,每次启动发动机的时候,就感觉像是一台油漆搅拌机在工作,如果是在城市里开着这样一台车,一分钟内几次被“震荡”的感觉真心不好受。所以如果汽车主机厂想要大范围内推广这项技术的话,怎么着也得先把发动机启动时的噪声和震动好好治治。

  7. 将手动挡打入冷宫

【吐槽】盘点2014年新车科技十大败笔

  毋庸置疑,现在做得好的自动挡汽车的确要比传统的手动挡开起来更舒服,所以不管是法拉利还是保时捷GT3,上面再也找不到那标志性的三块踏板了。当然,丰田凯美瑞和任何跑车比起来,自然更加省油,所以这里我们就不用这俩豪车品牌做油耗对比了。作为双离合变速器的忠实粉丝和一位南加州的居民,Karl表示自己很享受自动挡汽车带来的便捷舒适体验,但他认为越来越多的超跑放弃提供手动挡的选择近乎“犯罪”。有的人可能会拿成本说道,但对于一辆售价达6位数的豪华跑车来说,边边角角的利润已经足够手动变速箱的研发了。

  8. 车机功能立入禁止

【吐槽】盘点2014年新车科技十大败笔

  

汽车联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而随着越来越多电子设备的强势插入,驾驶员也越来越容易在行车途中开小差。不过汽车厂商应该注意的是如何平衡车联网技术带来的利与弊,如何最大程度地保证乘客在行车安全的情况下以最便捷、最直接的方式享受科技带来的快感。

  Karl抱怨道,“我知道作为司机我不应该在开车的时候去捣鼓手机或者摆弄导航系统,但是副驾上的乘客绝对可以。难道说利用安全气囊以及安全带传感器的监控就不能让其他乘客操作车机系统吗?恐怕目前大部分汽车都能实现这样的功能。为什么非得让我靠边停下来,殊不知处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这样做更可能产生其他危险。”按照Karl的描述,恐怕人世间最悲催的事情,莫过于当坐在副驾上的你兴致勃勃地准备连接车机的蓝牙时,被“惨无人道”的拒绝了。

  9. 呆笨的中控显示屏

【吐槽】盘点2014年新车科技十大败笔

  现在后视摄像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NHTSA今年四月发新规强制2018年后所有运行车辆都必须安装后视摄像头。这项强制性的法规确实能够有效保证行车安全,特别是可以避免在倒车时因视线盲区误伤孩童的惨剧发生。但问题在于,只要汽车一后退,中控显示屏上就会出现倒车影像,完全影响了部分触屏功能的正常使用。所以如果显示屏能够变得更智能一些,将所有功能协调起来,那才更应该喜大普奔呢。

  10. 爱“多管闲事”的驾驶辅助系统

【吐槽】盘点2014年新车科技十大败笔

  

 相信很多司机都有过为了避免撞车猛打方向盘的经历,或者为了躲开车道中突然闯入的行人和残疾人代步车,而被迫挤入相邻车道。日常开车难免会因为规避危险而采取一些不得已的措施,但随着各种驾驶辅助系统越来越多地侵入,这种“惊险刺激”的生活似乎也慢慢被剥夺了。

  Karl在过去的十年里曾记录下无数次当驾驶员意识到危险将发生时,采取紧急措施而被“车身稳定系统”横加阻拦的事件。因为有时候驾驶辅助系统和驾驶员对“危险或者安全”的定义并不相同,虽然类似“为了躲避因追球跑到路中央的孩子,猛打方向盘可能会出现轻微侧滑,甚至撞上路边停靠车辆的危险”这样的情况能够被系统接受,但如果出现其他危急情况,而电脑又拒绝执行并越权“绑架”了司机,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