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3D打印文物 现代文明可否留住历史?

3D打印文物 现代文明可否留住历史?

发布时间:2016-01-16作者:智慧羽毛

    近日,笔者看到一则消息,考古学家将利用3D打印技术恢复叙利亚遭IS破坏的贝尔神庙拱门,心想科学技术真是快“无所不能”了,连文物古迹都能打印出来。作为一名历史文物兴趣爱好者不禁感到兴奋。

                                      贝尔神庙拱门  
  一直以来文物古迹的保护始终困扰着考古界,文物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毁坏便难以再生。例如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刚出土的兵俑色泽亮丽,表情栩栩如生,现如今早已失去了刚出土时的风采,风化严重,色泽暗淡如黄泥。考古学家在抢救被破坏的古墓时,常常会遇到各种难题。当年在对马王堆汉墓进行考古发掘时,起初放在祭祀器材里的藕片等食材还保有原先的样子,可不久便碳化了。近来大热的西汉海昏侯墓,不知道里面的小米、香瓜子是不是同样的遭遇。相比这些陪葬品,墓主人遗体的瞬间“消失”更为考古界惋惜。早在80年代,安徽马鞍山发现了三国吴大司马朱然家族的墓葬群,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墓葬早前又惨遭盗掘。朱然的遗体未能够及时保存下来,瞬间“灰飞烟灭”融在了墓土里。其作为当时国内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却留下了如此遗憾,写到这笔者扼腕叹息。

                             三国吴大司马朱然家族墓
  转眼21世纪的今天,科技发展速度令人震惊,现在的考古水平远远高于以往,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也更强。倘若3D打印技术能够“复刻”文物,一定能够弥补不少遗憾。笔者看了看关于3D打印文物方面的消息,的确没让人失望。

                                3D打印国宝鹿形金怪兽仿品
  随着智慧型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众多博物馆与文物修复工作者,开始利用3D打印与3D扫描技术,使破败不堪的古文物“起死回生”,不仅修复了文物也让古代文化得以传承。早在好几年前,陕西博物馆已经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国宝级文物-鹿形金怪兽的仿品。去年年初的时候,千年文物四门塔大修用上3D打印技术,相关负责人全方位采集古建以及细部雕塑的详细信息,制作一个逼真程度高的虚拟3D模型,通过电脑展示文物的全貌。按照文物信息采集的技术标准,展示出虚拟3D模型,为文物修缮保护提供了参照。目前,更是让这项修复技术渗透到学校课程中。据悉,北京一所中学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共同进行了“3D打印技术与文物修复”的研究课题。参与课题的一名中学生,长期在博物院中研究青铜器修复,并于近日3D打印了小臣缶方鼎。

                                 3D打印“小臣缶方鼎”   
  传统工艺在修复文物时直接在表面操作,极易对文物造成二次损伤。而3D打印技术可以在不接触文物的前提下,通过立体扫描、数据采集、绘画模型打印等一系列步骤,对文物进行修补甚至复刻。来看一个典型的复刻例子-汉代三足陶鼎。其原件为短直口、斜肩、鼓腹、腹部凸起弦纹、双耳、兽足,器物内侧与底部有经烧结后形成的火石红,表面有‘暴汗’现象(指在不挂釉的陶器上,经过入窑焙烧后,器表面出现一种极薄的亮层)。该器物的‘暴汗’处断面极薄、形状自然且均匀。同样用3D打印技术将复制品打印成型,用传统作色工艺对其上色、做旧。将仿釉颜料与稀释剂调和,先用喷笔将器物基底色整体喷绘一层,使其整体色相与原器物相接近,后用与原件色彩风格一致的矿物质颜料,对局部弹拨、上色、做旧,仿制出原件‘暴汗’处的光泽度。就图片来看,笔者分不清真品和赝品。

                          3D打印复刻汉代三足陶鼎左为真品右为复刻    

  昨日(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刚发布了新六大考古发现,笔者没有进一步关注,但希望类似朱然墓的悲剧不要再发生。3D打印技术凭借其独有的快速成型技术,不再局限于制造现代所需,而在文物保护方面日趋发挥重要作用。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国3D打印文物技术,不再仅仅局限于小型“青铜鼎”之类的物件或者大型古迹的补色修复,而是能够真正打印出如宫殿般的巨大文物遗迹,让现代文明留住历史,笔者拭目以待。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