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关于5G技术你不得不知的5个问题

关于5G技术你不得不知的5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6-02-10作者:沧海一土

  据报道,对科技着迷的人一般都是速度和性能狂人,他们热爱高速处理器、大内存和飞一般的网络连接。但以眼下的技术来看,处理器和存储方面想有突飞猛进的提升,可能性较小,但网络速度可不一样,因为5G已经在路上了。

  在美国,运营商AT&T和Verizon都开始了小规模的5G网络实验,预计该网络将于2020年正式上马。对于5G,恐怕大家最熟悉的还是网速的提升,不过该技术可没有那么简单,下面笔者就列举了关于5G技术你不得不知的5个问题。

  1. 5G带来的可不只是网速的飞升

  在网速方面,5G将比现有的4G快上10-100倍,这就意味着未来我们能享有4Gbps的超高网速(这也是5G得名“没有光纤的光纤网络”的原因)。

  AT&T网络架构部门副总裁汉克解释道,网速的突飞猛进主要得益于运营商开放更多的无线信道和毫米波技术(信号传输距离缩短,网速加快)的运用。此外,小型基站的运用提高了网络的覆盖率,数据的传输和交换距离也变得的更短。

  汉克认为5G带来的不只是速度的提升。实际上,对于用户来说更重要的是5G在网络容量上的提升,它可以承载更多的设备。随着物联网建设的深入,未来联网设备会变得越来越多,从办公室的安防系统到车上的广播都会成为5G网络中的一员。预计到2020年,联网设备的数量会有爆炸性的增长,你的衣服、运动配件、大桥,甚至身体都会成为网络中的一环。

  作为分析公司Recon Analytics的创始人和5G网络专家,恩特纳表示:“随着物联网革命的不断推进,5G网络未来将成为数十亿设备的坚强后盾。”

  2. 网络架构焕然一新

  Gartner专家沙玛表示,除了速度快和低延时,5G网络还有很强的向下兼容能力,因此在对其架构的改造上,研究人员可以有更大的自主权。

  “5G无线网络将加入类似Cloud RAN(云端无线接入)的全新架构,本地化的微数据中心将会崛起,它们可以支持如工业物联网网关、高清视频缓存和转码等基于服务器的网络功能。此外,对全新拓扑协议的支持让5G可以更好的管理较为分散的异构网络。”沙玛说道。

  “5G网络在基站建设上将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恩特纳说道。“眼下我们还不知道未来会采用何种无线数据传输技术,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3. 前期实验正在进行中

  除了此前提到的AT&T和Verizon,许多公司也已经开始了5G网络的测试,其中包括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富士、诺基亚和三星。

  除了这些老牌电信设备商,还有许多科技公司也盯上了5G技术带来的商机。谷歌(微博)最近就收购了5G网络技术公司Alpental,以推动毫米波技术的进步。微软也开始利用电视的空白频谱进行测试。此外,Facebook发起了一项开放式计算计划,未来它将成为Internet.org的一部分,并为贫困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网络支持。

  4. Wi-Fi技术暂时还没有大的突破

  虽然未来几年5G技术将得到长足的进步,但我们熟悉的Wi-Fi却没有这份待遇。汉克认为业界在这方面犯了个大错,毕竟两种技术未来还会继续共存,Wi-Fi技术的进步也不能被忽略。不过,恩特纳表示,业界也考虑到了Wi-Fi,但5G的主要任务是承载未来几年内逐步上升的联网设备,而不是在家里与Wi-Fi协同工作。

  “5G非常重要,因为现有的网络设计已经无法承载未来庞大的设备量了。”恩特纳说道。“现在的情况大大超出了10年前的预期,我们需要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

  5. 美国不会成为首个部署5G网络的国家

  除了美国运营商,日本的NTT Docomo也已经开始了5G网络的测试,此外,韩国则很有可能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开幕前正式上马5G网络。因此,在5G网络的建设上,美国并没有走在最前端,真正能最先体验这一技术的是亚洲国家。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