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那些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有的只有单程票

那些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有的只有单程票

发布时间:2016-02-15作者:林静

那些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有的只有单程票

     日本宇航局JAXA最近在国际空间站上安装了一个机器人,它的主要作用是节省宇航员的时间。

    机器人的名称是Int-Ball,是一个装有摄像机的球形机器人。它可以由地球上的团队控制,能在空间站中飞行(在空间站应该没有不能飞的吧……),用一系列推进器进行移动,然后记录空间站里发生的事。

那些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有的只有单程票

    Int-Ball完全由3D打印制造,使用的是现有的无人机技术。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漂浮着的漂亮的蓝色眼睛。JAXA表示,机器人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自主飞行移动,并可以从任何角度录制图像。它重1kg,直径15cm,有12个螺旋桨。

    Int-Ball是在今年6月3日,由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送入太空的,现在位于空间站的日本实验舱中。

    JAXA估计,宇航员要花大约10%的时间拍摄他们做的工作,并将图像发送回地球进行分析。有了Int-Ball后,宇航员有更多时间来进行实验和空间站维修。

    Int-Ball不是空间站的第一个机器人旅客,倒不如说那里是机器人的乐园。

    雷锋网报道,早在2006年,美国宇航局NASA就将三个可自由飞行的小型机器人送上了国际空间站。这些名为SPHERES的机器人在太空进行了长达600个小时的实验,开展了包括自主形态飞行、空间站导航和地图绘制等丰富实验,甚至还运行了中学生在团队比赛中编写的程序。

那些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有的只有单程票

美国宇航员Scott Kelly正在国际空间站上和SPHERES一同工作

    SPHERES需要始终处于宇航员监督控制下(因为它们比较易燃等原因),而且依赖一次性碱性电池组供电,由二氧化碳推进罐提供动力。

    后来SPHERES有了继任者Astrobee,后者是一个全新平台,能够在国际空间站完全自主地和安全地运作,其中最大的改善就是推进系统。而且它完全使用电动推进系统,通过扩展坞能够自行充电。

    Astrobee也自由得多,它能够在国际空间站的美国舱、欧盟舱和日本舱中进行自主导航移动。

那些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有的只有单程票

Spotty

    另外,在去年10月时,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也曾报道,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cosmos要联合社交媒体Vkontakte(俄罗斯的Facebook),在今年3月将一款小巧玲珑、精致可爱的太空机器人Spotty送入国际空间站。

    Spotty也是球形,它身上安装了一个投影设备,Vkontakte用户可以通过直播软件随时随地了解国际空间站里发生的一切。另外,Vkontakte用户还可以收到来自国际空间站的图片和视频,并和宇航员进行亲密对话。

    当时的消息称,Spotty将与俄罗斯宇航员Fyodor Yurchikhin共享一个太空舱,并从外太空发送有关太空生活的图片和视频,搭建地球用户与宇航员交流的平台。但雷锋网查阅新闻发现,目前还没有Spotty已经登上太空的新闻。

    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还有很多。

    2013年,丰田开发的机器人Kirobo被送往国际空间站。Kirobo是一款身高只有34厘米,体重仅1公斤,身手却异常灵活,同时具备语音功能的机器人。

那些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有的只有单程票

    这款机器人能在无重力的条件下安全展开工作,具备面部识别功能——甚至能读懂人的情绪反应,并且能跟宇航员进行对话。

    更早的2010年11月,一个叫作Robonaut R2的机器宇航员就乘着美国的发现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

那些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有的只有单程票

    R2最开始进入太空只是为了进行更多的操作测试,但是随着技术升级,最终它将开始履行其最初的设计任务——帮助空间站太空行走的宇航员进行舱外作业,或代替人完成如太空行走等危险作业。

    在空间站工作的前三年,R2并不完整,只能躯干、头和手臂。后来在2014年,NASA给它送来了一双腿。它的身高也从1.3米一下增长到了2.5米。这样,如虎添翼的R2能更好地完成空间站舱内和舱外的各种常规及重复性任务,比如打扫卫生和抓取物品之类的。

    不过R2去往太空的是一张单程票,一旦进入国际空间站,“有生之年”都不会再返回地球。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