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旧规范对光伏支架设计的影响(图)

新旧规范对光伏支架设计的影响(图)

发布时间:2016-02-25作者:智汇张瑜

   这里指的旧规范是指《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及《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这几个规范是之前国内大部分支架厂或者光伏结构设计人员设计支架所采用的规范,而新规范就是12年出的《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里面有一章也是专门对支架的设计计算做了具体规定。下面我们说的新旧规范就是指上面这几个,为了方便还是以新旧规范的称呼代替。

  以项目地点无锡为例,建筑场地B类,支架最高标高取为+20.00m。

  旧规范:风雪荷载取50年一遇最大风压雪压,

  基本风压:wo=0.45kN/m^2,

  基本雪压:so=0.40kN/m^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1.23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1.4

  风阵系数:βgz=1.0(支架系统与屋面的接触点比较多,不考虑共振作用)

  风荷载标准值:wkb=μs×μz×wo×βgz=775Pa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μo=1

  雪荷载标准值:sK=so×μo=400Pa

  荷载及组合说明:

  计算挠度:

  COMB1=G+Wx+Sn

  COMB2=G-Ws

  计算强度:

  COMB3=1.2G+0.6*1.4Wx+1.4Sn

  COMB4=1.2G+1.4Wx+0.7*1.4Sn

  COMB5=1.0G-1.4Ws

  G——自重荷载

  Wx——风荷载(向下)

  Ws——风荷载(向上)

  Sn——雪荷载

  新规范:风雪荷载可取25年一遇最大风压雪压,

  基本风压:0.38kN/m^2

  基本雪压:0.36kN/m^2

  具体计算公式详见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D.3.4

  XR=X10+(X100-X10)(lnR/ln10-1)

  R为重现期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1.23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1.3

  风阵系数:βgz=1.0(支架系统与屋面的接触点比较多,不考虑共振作用)

  风荷载标准值:wkb=μs×μz×wo×βgz=608Pa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μo=1

  雪荷载标准值:sK=so×μo=360Pa

  荷载及组合说明:

  计算挠度:

  COMB1=G+W+T

  COMB2=G+S+T

  计算强度:

  COMB3=1.2G+1.4W+0.6T

  COMB4=1.2G+1.4Sn+0.6T

  COMB5=1.2G+0.6*1.4W+T

  COMB6=1.2G+0.6*1.4Sn+T

  G——自重荷载

  W——风荷载

  Sn——雪荷载

  T——温度荷载

  通过以上一些基本参数的取值,我们可以看出新旧规范的一些差异。如下几点:

  1.旧版规范里的风荷载体形系数是按照具体的支架倾角来取值的,而新版规范里明确规定了地面和楼顶支架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取1.3.

  2.风压雪压的取值年限变化,旧版规范里一般都按照50年一遇的最大风压雪压取值的,而新版规范里降低了要求,规定应按照25年一遇的荷载数值取值,(25年的最大风压雪压如何计算我已经在上面写了)

  3.荷载组合效应计算方式发生了变化,旧版规范里一般都把风雪荷载最大值同时考虑组合在一起。新版规范里面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是给出的组合方式里面,风雪荷载是不同时出现的,也就是说新版规范默认不同时考虑计算风压雪压最大值对支架的影响。(有解释认为风最大的时候雪是累积不起来了的,没法造成最大雪压,风雪最大荷载出现的季节也不同,个人认为有道理的)

  4.计算的时候考虑加进去了温度荷载(针对这个温度荷载,我做了专门的模拟分析,在大部分地区,温度荷载对支架的计算影响非常小,个人认为除非是一些极端气候区域,不然可以考虑忽略掉温度荷载的影响,后面会附上有无温度荷载对支架计算结果)

  把之前按照新旧规范取值的基本信息和荷载大小、组合方式输入到计算软件sap2000中建好的完全一样的模型支架里面,得到的结果对比分析:

旧版规范取值方式最不利荷载组合下支架横梁的3-3轴弯矩

  旧版规范取值方式最不利荷载组合下支架横梁的3-3轴弯矩

旧版规范取值方式最不利荷载组合下支架横梁的2-2轴弯矩

  旧版规范取值方式最不利荷载组合下支架横梁的2-2轴弯矩

  横梁按抗弯强度计算公式

  =199&times;MPa<py=215&times;MPa

  横梁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横梁抗剪计算因剪力太小,故这里不在计算,(模型计算结果里也可以查看)

  新版规范取值方式最不利荷载组合下支架横梁的3-3轴弯矩

新版规范取值方式最不利荷载组合下支架横梁的3-3轴弯矩

  新版规范取值方式最不利荷载组合下支架横梁的2-2轴弯矩

新版规范取值方式最不利荷载组合下支架横梁的2-2轴弯矩

  横梁按抗弯强度计算公式

横梁按抗弯强度计算公式

  横梁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还有一些挠度,稳定性的对比我这里就不一一贴出来了。

  新旧规范下横梁计算结果对比,新规范的计算结果更小,两者比值约为0.69,这就意味着我们原本需要采用截面更大用钢量更多的支架,如果按照新规范来计算设计的话,可以选用小点的截面,比如这里我的横梁选了C41x52x2.5的C型钢,完全可以选择小一号规格的C型钢,比如C41x41x2.5,或者C41x52x2.0。在实际的光伏电站项目应用中,光是支架的用钢量,就会下降不少,少20%-30%左右是比较常见的,具体节省多少看具体实际项目。个人建议对于一般的屋面支架地面支架可以按照新规范来设计,个别极端气候经常突发的地区按照旧规范里的保守取值来设计。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