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制造业新版图 智能制造成“救命稻草”

中国制造业新版图 智能制造成“救命稻草”

发布时间:2016-01-27作者:智慧羽毛

    产业体系的更新、产业布局的变革、产业目标的变化,这些都在2016年的地方两会中频繁体现。今天的地方两会专题,我们探讨中国产业版图的变化:了解地方如何寻求制造业的升级,传统的服务业如何以崭新的姿态回归。

                            中国制造业新版图 智能制造成“救命稻草”
  在要素驱动马力不足之下,智能制造已成各地制造业提质增效的“救命稻草”。

  全球制造业正面临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国内制造业受制于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环境。国内外机遇叠加,或为地方制造业升级注入新动力,其中,创新驱动已成为各地制造业升级转型的“万能钥匙”。

  制造业强,则区域兴。

  在2016年地方两会中,重视制造业发展,尤其是一线城市上海,重提重视制造业发展,成为今年地方两会的新风向。

  从两会期间各地摊出的智能制造园区、智能工厂的规模目标来看,新一轮中国制造发力的重点即为智能制造。而在地方簇拥布局智能制造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新一轮产能过剩,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如何融合,将是2016年的重要命题。

  经济结构“新风向”:

  重提制造业比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上海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审议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下称《草案》)中,重提出制造业目标。

  《草案》提出,“十三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而这一目标的设置,主要是城市避免产业的空心化。

  地方两会中,上海属为数不多的在经济结构中,对制造业比重提出具体目标。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总裁朱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未来在制造业上的布局也将有结构性的调整,污染、低效的企业将比较快地迁出上海,而先进制造业将是未来上海制造业的重头。

  而一位上海市政协委员提到,目前上海制造业仍面临3大短板:一是科研创新能力不足,量够质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二是资源环境制约,三是全社会创新协同或者产业发展协同意识不强。该委员表示,制造业大有作为,但同时要及时修补短板。

  当下上海再提保持制造业比重,或是地方产业布局的“新风向”。

  “北京和上海都发展服务业去了,我们还天天盯着制造业。”记者在二线城市采访时,不少人以北京、上海为标杆,批判当地官员反复强调“工业倍增”制的逻辑。

  而如今逻辑已经发生变化,地方对工业的认识已生变。从目前全国的布局来看,智能制造的新布局,已提上各地经济规划的日程。

  据记者梳理,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出台地方制造行动计划,其中湖北、安徽均就制造业布局提出具体目标。以湖北为例,该省提出到2020年湖北制造业总量要进入全国前6位,到2025年争取进入全国制造强省第一梯队。

  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成为“抢手货”

  在要素驱动马力不足之下,智能制造已成各地制造业提质增效的“救命稻草”。

  全球制造业正面临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国内制造业受制于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环境。国内外机遇叠加,或为地方制造业升级注入新动力,其中,创新驱动已成为各地制造业升级转型的“万能钥匙”。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已召开的地方两会中,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重庆、天津、上海均提到智能制造的相关布局。

  其中,机器人(300024)产业、互联网 、新能源汽车产业等高端制造业更是抢手货,成为地方布局制造业的必占高地。

  比如上海提出要发展以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3D打印、智能控制系统、智能集成服务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

  河北省工信厅厅长邹平在当地两会期间表示,未来5年河北要建成1500个智能工厂、车间。江苏的目标则是,到2025年,建成1000个智能工厂(车间);研制并应用1000个首台套重大装备,其中50%以上填补国内空白。

  浙江省最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到2020年全省在役工业机器人超过10万台,“浙江制造”标准达到500个以上,高标准特色小镇100个以上。

  地方智能制造“纠偏”

  “都在说转型,专门来学习。”一家河北地级市钢铁企业负责人说。2015年底,在北京国贸的一个关于工业4.0会议上,记者见到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传统制造企业”负责人,还有基层园区公务员,交报名费来参会学习。

  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的大政策背景下,新一轮信息化和智能制造的主要内容,被定位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入工业领域。

  2015年至今,地方政府关于智能制造的行动,多集中在建园区和招商上。某省会城市一位招商局科员称,有个不怎么看好的项目,因为提到了工业4.0,领导亲自过问。

  湖北当地一位汽车产业办官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方面地方制造业企业,生存艰难,无暇顾及“新概念”;另一方面所谓的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在地方并无产业基础,招来的企业质量层次不齐。

  另外一个争议的问题,中国制造业该如何升级。以地方两会为例,多地提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腾笼换鸟。

  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传统产业活动是构成经济活动的主要部分。在信息技术进入工业领域时,互联网只应该成为一种技术手段,主导中国制造业创新升级的,应该还是传统的工业企业。

  在这一轮的全国智能制造大布局年,地方政府和企业将怎么走,或是中国经济转型最重要的一个命题。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