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神奇!光纤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神奇!光纤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发布时间:2017-03-11作者:林静

19世纪初,人类发现光可以利用全内反射原理在水和玻璃等介质内传播后,有人开始意识到,如果我们能拉出超细的玻璃丝,实现光导长距离传输,必将应用无限。

image.png

但是科学家们尝试了无数办法,怎么也拉不出又长又细、均匀而坚韧的玻璃纤维。

一位叫C.V.Boys的物理学家出现了。

image.png

C.V.Boys首先将玻璃放入一个极小的容器里,加热融化再气吹。

失败!

接下来,他造了一把枪。与一般的枪不同,这把枪火力更集中,希求通过瞬间的爆发力拉出玻璃纤维丝。

失败!

那就造一支火箭筒。他认为火箭筒的速度更快,一定可以拉出均匀的玻璃丝。

失败!

C.V.Boys看着他的火箭筒,表情沮丧,怎么办呢?

终于,他想出了一个高度科学的解决方案——弩。

C.V.Boys专门设计了一把用于拉光纤的弩…

image.png

C.V.Boys设计的弩

1887年的某一天,C.V.Boys将一根加热的玻璃棒放在弩上,当玻璃棒熔化,扣动扳机,在实验室里拉出了一道长长的玻璃纤维。

image.png

实验场景无法还原,漫画代替

C.V.Boys终于拉出了世界上第一根光纤,足足有9英尺长。

100多年过去了,如今光纤已成为地球的血管,密密麻麻的分布于世界,为我们编织出丰富精彩的信息生活。今天的光纤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同样不简单。

光纤由纯度极高的光学玻璃制成。我们家里的玻璃窗是透明,通常玻璃越厚就越不透明,这是因为玻璃中有杂质。

光纤用的玻璃有多纯呢?即使有几公里厚,你也能透过这个玻璃看清物体。

image.png

光纤结构:纤芯和包层是不可分离的,纤芯与包层合起来组成裸光纤

光纤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预制棒制备、光纤拉丝和测试三个过程。

预制棒制备

预制棒生产主要有MCVD、OVD、VAD和PCVD等工艺,本文只介绍MCVD工艺。

image.png

MCVD(modifi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工艺由贝尔实验室于1974年开发。它将由SiCl4(氯化硅)、GeCl4(氯化锗)和其它化学物质组成的气态混合物导入到石英玻璃管(包层)中,并在石英管外旋转加热,硅和锗氧化反应,形成SiO2(二氧化硅)和GeO2(二氧化锗),并驻留在石英管内构成光纤的主要部分。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针对光纤的折射率、膨胀系数和熔点等,可通过气态混合物的成分浓度来控制。

当预制棒冷却后,要进行质量(折射率)测试。

image.png

预制棒

光纤拉丝

将预制棒放入光纤拉丝塔,进行拉丝。预制棒经拉丝,被拉成125μm粗细的光纤,并涂上二层树脂以保护光纤的强度。

image.png

光纤拉丝塔组成

光纤拉丝塔内有一个石墨炉,可产生17000-2000度的高温,使预制棒软化,再由拉丝轮卷绕而拉成细长的光纤。拉丝塔有一个信息反馈系统,用来反馈炉温和绕速等,以通过激光测微计来精确控制光纤直径。

image.png

为增强光纤强度,在拉丝过程中还要及时为光纤涂上一层很薄的树脂,并及时烘干避免相互黏附。

拉丝完成后,还需要对成品光纤进行测试,内容主要包括:抗拉强度、折射率、光纤结构、衰减、信息承载能力(带宽)、色散、工作温度和湿度范围等。

光纤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

image.png

正是这根小小的玻璃丝,今天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毫不夸张的讲,光纤通信是人类史上一次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奇迹,从蒸汽机的发明,到轮船、火车,人类从来没有如此拉近过时空距离。正是小小的光纤,成就了我们今天远在千里、近在咫尺的通信生活。

神奇的光纤!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