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疗信息化,减轻就诊“难”和“烦”

医疗信息化,减轻就诊“难”和“烦”

发布时间:2018-03-12作者:智汇小新

    跟老百姓生活切身相关的医疗问题历来是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在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看来,智慧医疗将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法宝之一。“通过大力推动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和升级改造,落地医院大数据战略,不但可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让‘信息多跑步,患者少走路’,还能解决不同医院之间‘信息孤岛’问题;而且,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可以推动医疗服务从院内到院外的延伸,从治疗向健康管理延伸,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智慧医疗发展带来的便利。”他说。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利用,传统的医疗行业已悄然发生改变。“未来,智慧医疗还将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变革。”不少代表委员表示。


  网上看病 云端问诊:刷新就医模式


  身体抱恙去医院?你的内心戏一定是这样的:“挂号太难、排队太久、本地医疗资源太匮乏、去外地看又太麻烦、几经周折好不容易轮到你却被医生不到三分钟就给打发了,甚至看了几家医院诊断结果却大相径庭……”


  我国长期以来面临的“看病难”问题仍未根治。每天近70万“病号大军”涌入北京市各大三甲医院,如何分配有限的医疗资源以实现其效应最大化?


  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医疗需求。这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几年前,互联网医疗APP仅停留在预约挂号层面,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兴起,给医疗产业带来了无限可能。2017年,微医、好大夫、平安好医生等行业领先企业依靠科技加持,打开手机轻松挂号,还能与专家远程问诊,用户在家里就能享受到“一条龙”的医疗健康服务。


  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我国有1134家互联网医疗企业成立,其中533家创业公司总计获得了33.21亿美元的投资。


  互联网医疗企业的风生水起也倒逼着传统公立医院的“智慧改革”。


  2017年9月,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自主研发的智慧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利用“互联网+智慧医疗”的理念实现就诊过程全流程再造,让门诊患者在医院的就诊时间,由三年前的两个小时,变成了平均不到十分钟。


  无独有偶。不久前,青海省人民医院也成为该省第一家接入“青海云健康”的医疗机构,患者凭居民健康卡即可实现从挂号、就诊、检查、缴费、住院等就医全过程的网上一卡通。


  青海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巡视员付学利表示,智慧医院带来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就医新模式,将打破传统就医模式下的时间和空间瓶颈,拓宽医院发展新路径,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实现医疗服务无边界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异地就医 无障碍结算:服务更高效


  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朱兆邦退休后随子女定居成都市。2016年罹患疾病后,需定期住院治疗,每次住院报销结算前后耗时近一个月。


  2017年,青海省在全国率先完成了覆盖所有参保人群、覆盖所有省市的跨省异地就医的无障碍直接结算。如此一来,朱兆邦老人通过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窗口办理出院手续仅用10分钟。


  2017年以来,成千上万名像朱兆邦这样的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以及异地长期居住、异地转诊等人员,凭借手中的社会保障卡,在全国各地开通异地结算的定点医院住院就医,并直接持卡结算,无需垫付现金再回参保地报销。


  这背后离不开医疗大数据的整合与共享。


  “健康医疗大数据既关系到医疗,也关系到民生,涉及健康医疗服务的数据、卫生政策决策的数据,还有科学研究的数据,如精准医学、个性化治疗、个性化预防都需要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支持。” 国家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会主任委员代涛说。


  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曾提出,到2017年底,基本形成跨部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而到2020年,将建成国家医疗卫生信息分级开放应用平台,实现与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医疗、医药、医保和健康各相关领域数据融合应用取得明显成效。


  据了解,作为国家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打造出“贵阳医疗云”,这是我国唯一的以市为单位将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整合在一起的云平台。


  随着医疗大数据的不断挖掘与应用,国家卫计委规划司副司长张锋这样描述未来中国的就医蓝图:百姓就医的数字医学足迹能够很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百姓看病,可以随时在社区就诊,一般病症在就近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疑难重症则可通过远程方式解决,以此实现分级诊疗。


  人工智能机器人坐镇:诊断更精准


  对于医疗大数据挖掘与利用的另一成功案例在于:医生机器人、取药机器人、挂号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接连面世,令看病诊断既高效又精准。


  2017年2月,机器人医生沃森随人类医生第一次在中国“出诊”,参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为癌症患者举行的义诊。短短2个小时,在沃森医生的协助下,20多位患有胃癌、肺癌、直肠癌、结肠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的患者获得了诊疗方案。


  近日,科大讯飞的“智医助理”机器人正式开始在合肥庐阳区“实习”,辅助基层全科医生每天完成诊疗工作。这个“智医助理”可以根据医生和患者的对话迅速生成电子病历并给出病情诊断,查看病人病史、相似病例、临床指南和对症使用的药品。


  而阿里健康去年研发的医疗人工智能“Doctor You”的第一款产品CT肺结节智能检测引擎,则可以对CT影像进行智能检测和识别,并将第一轮筛查出的疑似结节标记出来,提供给医生作为辅助诊断结果,大大提高了医生看片的效率。


  智慧医疗正处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建议,利用医疗大数据发力疾病预测、定制化治疗等精准医疗领域,打造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临床辅助诊断系统,提升诊疗水平,降低就医成本。


  不过,智慧医疗毕竟是新生事物,阿里健康副总裁柯研认为,在目前的医疗体制下,医疗卫生机构对新事物的观望和缺乏包容是目前工作推进的最大困难。为此,他希望“通过更多技术方案的科普和实践,让大家知道它们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同时通过和有意愿的医疗机构合作试点,在积累了成熟案例的基础上,希望能影响和调动更多医疗机构的参与,让人民群众更加有触达感和获得感,让人民更便捷地体验到国家的政策和改革成果。”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