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与科技产业息息相关的未来,我们需要怎样的智慧城市建设思维?

与科技产业息息相关的未来,我们需要怎样的智慧城市建设思维?

发布时间:2018-03-26作者:沧海一土

科技浪潮下,结合信息与通讯技术的概念-智慧城市(Smart City)在全球蔚为风潮并在各大城市开花结果。从台北 Living Lab、首尔 Smart Seoul、斯德哥尔摩 Vision 2040 到美国波士顿结合 App 的 Street Bump,许多城市启始计划,透过网路技术,改善城市的生活品质与运作效率,并向都市永续经营的目标发展。

微信截图_20180228091240.png

例如共享单车就是一种新型态的大众交通设计,让大众体验移动装置结合实体运输工具带来的高度机动性,不但为通勤新增了选择,也让环保、城市永续发展等议题有了新的思考辩论起点。

只靠技术堆砌没有用,智慧城市没有整体架构就没有效果

然而,智慧城市的实践并未总是带来期待的美好生活,现实中个别城市的成效可能因为地理环境、交通系统、人文因素等产生很大的差异。 智慧城市的发展,若单纯依靠技术与科技的堆砌,缺少完备的架构和与时俱进的指标,往往导致智慧城市发展资源的浪费。

尽管从都市计划的角度而言,智慧城市似乎随着科技变得更加“聪明”,从居民的角度来说,智慧城市却常常只是个很无感的口号。

如何做到有感的数字生活?“响应式城市”的创新可能性比智慧城市更高

为何人们对智慧城市如此无感?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智慧城市本身之于整个都市计划的角色,其实是后台的准备工作。换言之, 就像网际网路之于电子邮件、网页一般,智慧城市的存在是建立基础,是为迈向全面的数字城市-响应式城市的目标 。

响应式城市要做到的,是进化成一个能让居民“有感”的数字生活环境。 不同于智慧城市,响应式城市提倡即时反馈居民以及环境的需求,以达成环境永续和居民利益的双重目标。透过更精密整合的科技应用,搭配更有效的跨部门资源整合和协调,搭配新的感应科技,创造居民、社群、环境互动的新可能 。

一旦城市已作好数字基础设施、自动化和机器学习等的完备,便可以进一步将科技有效应用于上百万人的需求之上,进阶到响应式城市的阶段。

比喻来说,智慧城市(Instrumented City)透过感知设备搜集来的庞大资料以及智慧城市所作的分析见解,就像是电脑的硬体资料库和运算软体,而响应式城市就像 App 应用程序一样,位在系统的最上层负责与人们互动。

产业直接参与城市建设,用技术协助政府把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究竟我们该如何打造一个响应式城市?美国知名的城市科技学家科林欧唐纳(Colin O’Donnell)提出以下几项具体作法,关键是要做到资源在协调、使用和结果三层面上的平衡运用。

首先要建立合作的互利共享关系 ,尤其是在公家机关和私人机构之间,要能协调资源、共创利益。 心态上,与其保守地预设可能性与结果 ,面对问题应备有弹性的解决方案,且懂得辨识出有待改善的基础设施和尚未被善加利用的资源。

响应式城市期待透过与居民即时互动,真实地反映出人们的需求并得以共享参与, 因此作法上,强调竭尽网际网路在数字生活中的功能。 网际网路早已渗透城市生活,我们要做的事让网路更人性化,进而使城市更多元丰富。不同的是,城市经验是一对多的社群创造,当 50 个人一起看着交通标志,创造了来自不同背景的 50 个人的共同经验,如何有效地建立团体与环境的即时互动,可能是城市促进城市多元化的有趣课题 。

与科技息息相关的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数字基础建设思维

此外,响应式城市是个目标,也是个持续发展、有机的动态过程。许多城市的规划仍然奠基在多年前的计划,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脚步,造成城市本身无法反映出居民真正的需求。 然而,都市经营不是只有宏观面的计划, 必须要 规划即时的数字基础建设,让城市发展得以随着人们需求改变而调整 ,使城市与人们的从早到晚的生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数字化的生活互动将是达成城市永续发展的途径。当一成不变的基础设施已不合时宜,加上全球化为各城市带来无限延伸的跨文化交融,一个足以应付社会瞬息万变,且能够连结不同文化人群的现代数字城市,会是未来重要的趋势。响应式城市概念融合了包容与弹性,若能结合公共政策确切执行,会是相当令人期待的智慧生活提案。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