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梳理关于SEI膜的几个问题:谈电池性能

梳理关于SEI膜的几个问题:谈电池性能

发布时间:2017-03-27作者:林静

看资料,遇到负极或者电解液性能的时候,总能看到一个名词组:SEI,说SEI膜的形态特性与变化对电池的容量发挥、功率发挥、循环寿命、高温稳定性能等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SEI膜是属于微观层面的电池界面问题,显得比较神秘。本着学习的态度,我收集了一些资料,梳理了一下关于SEI膜的几个问题:有什么功能、怎么形成、怎么变化。

SEI有什么功能

SEI膜,全称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固体电解质界面(膜),顾名思义,他就是具有固体电解质性质的钝化膜层。SEI是Li+的优良导体,能够让锂离子在其中进行传输,进入到石墨表面,进行脱嵌锂工作。同时又是良好的电子绝缘体,能够有效的降低内部的短路概率,改善自放电。更为重要的是,这玩意儿能有效效防止溶剂分子的共嵌入,避免了因溶剂分子共嵌入对电极材料造成的破坏, 因而大大提高了电极的循环性能和使用寿命。

但是,SEI在形成过程中消耗了部分锂离子,使得首次充放电不可逆容量增加, 降低了电极材料的充放电效率。在循环过程中,SEI不断的增长,消耗电解液,会造成容量的加速衰减。

SEI膜增加了界面的锂离子传输阻抗,降低了整个体系的动力学。

SEI膜怎么形成

SEI 膜形成于电池的首次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与溶剂(EC/DMC)、痕量水、HF等在石墨表面形成的一层钝化膜,一层包含高分子与无机盐的多空层。下面三张图比较清晰的标明了SEI所处的位置。(如图3)

SEI is a very complicated comprising of inorganic components which are normally salt degradation products and organic components which are partial or complete reduction products of solvent。通常,SEI膜的厚度分布从几埃到几百埃,比较难以定义SEI的厚度,因为它有一部分是在电解液里边的。但是通过离子阻抗技术,我们可以大概的判断活性物质和电解液之间的平均SEI厚度。

blob.png

blob.png

对于这些有机/无机组分的构成形态及作用,文献里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模型,包括SEI/PEI/SPI/CSL等。不同的模型提出了不同的电化学模拟简化原则,在电化学等效电路中被当做不同的R/C电路。具体可以参见相关的电化学书籍和文献。(好吧,其实是我也看不懂)

blob.png

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反应,生成了LiCO3、(CH2OCO2Li)2等无机/有机沉淀物、也生成了H2、C2H4等气体分子。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组成成分。对于其中成分的分析,主要依靠FITR(红外)和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分别得到成分和结构信息。

blob.png

blob.png

电池进行首次充放电即是化成(formation),对注满电解液的电池进行一个激活,这时候开始形成SEI膜。研究发现,SEI膜的生长在首次充放电之后的几个循环内依然在生长。SEI的生长受到电解液的量/成分、充电电压/电流、温度等几个因素的影响。

电压。几个典型的电压有2V、1.7V、1V、0.8V等;,SEI 膜的增长是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与时间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在深度放电和高温时候,SEI会增长叫厚。

电流。低电流密度时,Li2CO3 首先形成, 而ROCOOLi 则延迟到电极放电结束前才开始形成; 高电流密度时, ROCOOLi没有在膜中出现, 膜中只含有Li2CO3 , 这使得膜的电阻变小, 电容大。

温度。在- 20 ℃时生成SEI 膜循环性能最好, 这是因为低温时形成的SEI 膜致密、稳定, 并且阻抗较低。Andersson认为在高温条件下, 原来的SEI 膜会遭到严重破坏, 并在原来的膜上生成一层新的宏观膜(macroscopic layer) , 宏观膜并不能像SEI 膜一样覆盖于整个碳微粒的表面, 结构也不完整, 所以稳定性变差。高温条件下,原来的膜进行结构重整, 膜的溶解与重新沉积使新的膜具有多孔的结构, 从而使得电解液与电极产生进一步接触并继续还原。目前在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中普遍采用的化成后在30~60之间保温老化, 以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和优化电池的贮存性能, 就是基于在较高温度下SEI 膜的结构重整之说。

化成及老化工艺对于电池的寿命发挥至关重要。下表是J . Power Source列出的电池老化原理及性能影响。

blob.png

在膜的生长中,一个无效的SEI 层是困溶剂化锂源,可以导致金属锂集群的增长。在不断增长的SEI 中,被困的溶剂化锂离子与电解液反应,增加表面积累的还原产物的浓度[9],显著增加电荷转移电阻[10]。在石墨表面积累的还原产物,降低了在SEI 层的孔隙大小,导致减缓了Li+ 的嵌入/ 脱嵌动力学。整个循环过程中,SEI膜是不断变化的,大致如下图:

blob.png


SEI膜的改性

SEI膜的形成主要受到石墨、电解液(溶剂、锂盐)的影响,改善也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大致总结如下,如果是针对不同的石墨材料(人造石墨、MCMB、中间相微球)、电解液添加剂,展开较多,就不再展开。

blob.png

blob.png

闲话SEI膜

SEI是不是只是在石墨阳极上才有?

对于下一代负极材料硅负极,在首次充放电的时候同样会形成SEI膜。但是因为硅负极在千里嵌锂之后,体积变化比较大,内部的硅材料会crack,形成很多新表面,这些新表面与电解液接触,又会形成SEI膜,消耗Li+,造成很低的首效。

SEI是不是只是在阳极才有?

“LiNixCo1-xO2 在不同有机电解液浸泡后的表面层, 发现正极的钝化膜比较薄, 只有1~2nm。与负极SEI膜相类似, 钝化膜中有Li2CO3 和LiF 存在, ROCOOLi也被检出过。和负极SEI 膜相同, 其成分强烈依赖于电解质的种类: 用LiClO4 时有LiCl 的生成; 用LiPF6、LiBF4、LiSO3CF3 时则有LiF、LixPOyFz 的存在。Striebel[ 56] 等研究了LiMn2O4 循环过程中表面的SEI膜, 发现由于正极材料的高电势, 有机电解液的还原产物很不稳定, 无机产物如LiF 则能够稳定存在, 成为SEI 膜的主要成分。”看来也是有的。

理想的SEI膜是什么样?

翻译自文献“一个理想的SEI应该有最小的电子阻抗和最大的离子阻抗。SEI形成的动力学应该尽量快,这样有利于Li+的嵌入。换句话说,SEI的形成电压应该比Li+的嵌入电压稍高(be positive than…)。一个理想的SEI膜应该形貌和成分均匀。它应该包含想Li2CO3这种稳定的沉淀物。一个理想的SEI膜应该应该与碳层粘接良好,富有弹性,以此来对抗赋于变化的电化学环境和易胀的活性材料。”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