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VR和AR公司如何赚钱?说说VR/AR盈利的12种方法

VR和AR公司如何赚钱?说说VR/AR盈利的12种方法

发布时间:2017-04-14作者:沧海一土

  7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都将不断发展壮大。但就以往的经验来看,科技市场的发展一般都是一波三折的。今年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收益总计达到数十亿美元。但目前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仍然处在起步阶段。无论是低端产品Cardboard还是高端产品全息透镜都很难在2018年达到销量过亿的目标。那么,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创业公司要如何在18-24个月内突破重重阻隔,走向成功呢?大概可以借鉴以下几个途径:

  1.被收购

  Oculus就是最成功的案例。

  2.获得大量融资

  Magic Leap已经做了最好的示范。

  3.发展副业

  流媒体公司OTOY的创始人Jules Urbach和Alissa Grainger从事视觉效果、电视、电影和游戏产业多年。经营范围涉及各类高端产品及软件许可服务。该公司为超过150000名顾客提供云端渲染或SaaS解决方案服务。他们用这些服务所获得的资金来发展新兴可穿戴流媒体业务。

  Cubic Motion主席Andy Wood也表示,他们也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着手研发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技术。3D模型发布平台Sketchfab CEO Alban Denoyel表示,虚拟现实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他们通过为创业者发布模型来赚钱。而长期看来,他们将通过广告和高质量的服务来获得收益。

  4.寻找合适的出版商

  对于游戏产业来说,出版商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出版商能够帮助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游戏进行推广。但产品最终往往存在排他性。

  5.垂直化整合

  zSpace CEO Paul Kellenberger表示,他们目前在超过300个学区和130所大学中安装了他们的虚拟现实屏幕设备,拥有上千名用户。从2013年起,公司目前的盈利已经超过300%。MindMaze CEO Tej Tadi则将虚拟现实业务的重点放在医疗上。医院可以从该公司免费获得硬件,但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来为员工进行培训。

  6.找一个有钱的“干爹”

  成立一个高频自的科技公司听上去固然很好,但这都建立在大量资金的基础之上。如果你能够获得Facebook、谷歌、索尼、微软、三星或其他大型科技公司的支持,那么这些母公司将为你提供坚强的后盾。

  7.周边产品也可获得收益

  高端游戏引擎领袖Epic Games公司CEO Tim Sweeney表示,虚拟现实已经为该公司带来了不小的收益。很多游戏开发商都开始涉足虚拟现实产业。AR SDK公司总裁兼经理Jay Wright表示,有近25万的游戏开发者和25,000个应用程序涉及虚拟现实。

  Lumus公司通过出售透明光学显示模块,并与DAQRI、Atheer和泰利斯等公司进行合作也拓展了自己的消费市场。手势和身体追踪公司Gestigon在与OEMs进行合作后,也获得了客观的收益。

  Lytro公司则通过出租光场相机给好莱坞、VR视频平台和游戏开发商来获得收益。第三方公司通过购买的他们的设备来获得相应服务。

  眼部运动追踪公司Eyefluence也在虚拟现实这一浪潮中分得一羹。他们会向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公司提供眼球追踪技术。

  8.为大型活动提供赞助

  Two Bit Circus公司CEO认为,在预算合理的前提下,公司应着重与品牌推广。赞助大型体育赛事或是音乐会都是很好的选择。可以为用户提供免费体验或预览,但如果用户想要获得更多或更高品质的服务则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9.提供广告服务

  以Blippar为首的公司则将静态媒体广告转变为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互动广告。该公司采用绩效定价,即通过平台访问量来收取费用。这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增强现实技术会给广告带来更好的效果。

  10.与大型企业合作

  ODG公司长期以来与政府和大型企业合作。该公司将他们的智能眼镜直接出售给大型企业,这样的销售模式为他们带来了大量的订单。爱普生也在过去的五年中对他们的销售渠道和合作伙伴进行整合,建立了一个可持续发展且有利可图的增强现实销售渠道。

  11.放慢发展速度

  红杉资本合伙人Matt Huang认为初创公司在市场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发展速度不宜过快。虚拟现实初创公司Baobab Studio公司CEO Maureen Fan也认为,虽然他们已经获得了大量投资,但他们仍然不愿意鹤立鸡群。他们更乐于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

  12.创新

  在刚开始的18-24个月内,创新型的商业模式往往比获得资金更为重要。之前有很多公司都采用了创新型的新模型,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企业也同样试用这一经验。目前,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都处于萌芽阶段,创新和变革才是应该首要关心的问题。只有不断的调整,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在这一新的科技浪潮中得以幸存。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