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28作者:沧海一土
可能不少人在2015年的MakerFaire的活动上,曾看过一个名为Shellmo的可爱虫形机器人,其实它不只是单一作品,更是一个罕见的仿生兽开源硬件平台(platform),尤其适合机器人的入门者,任何人都可以下载3D档案印出来自己做,以及加以改造。
Shellmo是由日本的自造者吉田翔(ho Yoshida)所设计的,这个命名,根据他本人的说法,来自ShellModule(甲壳模组)的缩写,整个产品由Arduino电路板、面包板、马达、可用3D打印的零件等组成,组装完成以后,就可以用电脑或Android手机来遥控它了。说起来很简单,其实打印完零件才是挑战的开始,对于自造者(maker)来说,把繁多的零件组装起来也得费一番功夫呢!不过技术难度其实不高就是了。据吉田翔本人所言,他会设计出Shellmo,是因为他早期入门组第一个机器人的经验不太愉快,所以他想开发这个适合初学者的“第一个机器人”。
整个Shellmo的platform架构分成四大单元,缩写为MCSA:
Motor:这个是指Shellmo那密密麻麻的小脚、嘴巴以及马达齿轮组,这大概是全部单元里真正组装辛苦的地方。
Core:是指运算核心的Arduino电路板以及面包板,还有一个会发光的“心脏”。
Shell:当然就是它的外壳啰。
Accessory:附加的装饰以及额外的配件电子。
制作上,跑完电料行买了必要的马达跟电子材料,用3D打印机把零件统统印出来以后,就可以开始组装大法了。当然一开始在Motor的单元,那些机械结构比较繁杂一点,可能有点辛苦,不过组完以后,就海阔天空了,电路其实不难,很简单,再把外壳喷漆、上墨线好好涂装一番(或者打印时就用不同颜色的色条来印),最后装上外壳以及装饰,自造的Shellmo甲虫就完成了!当然,你懒得自己打印以及去电料行买零件的话,也可以找看看市面上有没有人卖现成的套件包来做。
除了依样画葫芦以外,由于Shellmo的四大单元各自独立,所以,不同取向的自造者还可以按照各自的兴趣,来改造或者说修改他喜欢的单元。就以吉田翔本人来说,他就亲自示范了几个改造的可能。例如,在Shell甲壳的部份,他自己除了原来的标准绿色甲壳──Cambria以外,还做了煞气的黑色装甲型──Zero(零式战斗甲虫?)而在Accessory的部分,他做出一对额外的眼珠,不但可以开闭,眼珠子还会咕噜咕噜地转啊转呢。甚至他还搞了一个软毛外皮,这样甲壳虫就变成名副其实的毛毛虫了。
此外,Shellmo平台的未来发展上,有乐高积木做的迷你版,还有更有趣的,是这个新型“Shellmoreproductor”,这是一个机器人兼3D打印机,或者应该说成“自走打印机”呢?真是前所未见的产品观念,这么一来,这个“仿生兽”就更完整了,它竟然还有“生育能力”,可以印出自己的Shellmobaby,大概是仿生兽发展史上的头一遭吧?大概只差大小便以及吃饭(不对,喂入3D印表的印料,算是进食?)的能力,就跟真正的生物一样了吧?实在是好期待作者真的开发出这个仿生兽打印机。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