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技巨头是这样玩智能穿戴设备的

科技巨头是这样玩智能穿戴设备的

发布时间:2016-03-31作者:小王子

  已经推出两代GalaxyGear和GearFit智能腕表的三星,在苹果WWDC大会的前几天隆重介绍了它的新产品——智能手环simband,三星用光学传感器、热传感和皮肤电传感等多款传感装置让simband继承并深化了健康助理这一角色,同时推出云平台SAMI来梳理自家穿戴产品收集到的数据,以期借助计算和分析让用户看到健康追踪类穿戴设备的用处。

  智能穿戴概念的确曾如日中天,国内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几乎都曾与其有过绯闻,但随着产品不断投向市场,人们对智能穿戴科技的期待迅速降温。Canalys预计穿戴产品今年的出货量在800万左右,而苹果手机2014年首个财季的出货量就达到了5100万部,虽然穿戴设备没有手机的刚需功能,但也说明其影响力相比于火热的穿戴概念依然非常微弱。

  作为穿戴设备的主力军,主打运动数据监测功能的手环和腕表不仅面临质量、续航等硬件技术问题,还被业内下达了缺乏需求痛点的判决书,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三星在健康数据平台上的发力大有一股“一条道走到黑”的气势。

  苹果和谷歌虽然在此类硬件产品上投入不多,但想法却一样,两者继三星之后带给大家的HealthKit和Googlefit也都打算在数据层面探寻穿戴产品的出路。

  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一个人每天走了多少步、跑了多少路、摄入食物的热量值、睡眠时间,甚至血压、心率、血氧含量等体征数据,对于一个身体各项机能正常的人来说有多大吸引力,看看手环们在市场中受到的冷落就可以知道,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习惯贯穿和衔接,由活动安排来推动,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依靠精确的量化数据作为行动参考。

  但如果把上述数据以5年或者10年的时间段进行封装,汇集到一个云数据平台做出更为精确的分析,得出的结果一旦得到政府监管部门和医疗机构的认可,那么智能监测装置一开始探寻的道路无疑是可行的。

  通过大量的体征数据样本分析得出的结果不仅可以更全面地满足特定用户的自我量化需求,提供符合用户特征的健身计划、饮食搭配,甚至可以让这些数据成为物联网中的一员,Carpaly会知道用户的心脏健康状况来控制行车速度,照明系统根据用户的睡眠情况自动调节灯光。

  变身健康顾问

  美国当地时间6月2日,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公共数据开放项目OpenFDA(open.fda.gov)正式上线,开放了“300万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数据,并开放了API和数据下载权限。

  公共数据的开放不仅表明了美国对数据类穿戴设备参与医疗行业的认可程度,还将为HealthKit等健康数据平台提供了更多的分析资源,届时穿戴设备将捕捉到用户的血压、心率等各项体征指标,而Siri和Googlenow们将对搜索和输入内容的进行抓取,这些数据经过上下整合,将帮助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组合成合格的个人健康顾问,比如当你靠近一家新开的甜食店,你的手机会马上发出一则提醒消息:你中午刚服用了降糖类药物。

  你很奇怪手机怎么会知道,实际上HealthKit们早已通过手环上捕捉到的血糖指标结合你语音搜索的药物名单猜到你最近的身体状况,当你的地理位置靠近一家主打食物含糖较高的餐厅时,它就自动发出一则提醒消息,并给出合理的饮食建议。

  提供病情诊断参考

  如果未来的医学诊断不再只依赖检验结果,而是从大数据中找到新方向,穿戴设备不仅将扮演推动者这一重要角色,其身后的如googlefit、SAMI等平台还将与监管部门的数据库分享信息,将得到的分析结果呈现给医生,作为慢性疾病的诊断参考。

  此外,谷歌风投青睐的那家大数据医疗公司Flatiron的医生驻站模式也可以被借鉴,你将你的健康数据权限向HealthKit平台上的医生们开放,他们瞄一眼你储存在HealthKit上的病历资料,再看一看你连年来的生活记录,确定一套诊疗方案的效率无疑将大大提高且更具针对性。

  总的来说,只要传感技术的进步能让穿戴设备收集数据的角色不断强化,未来建立在数据网络上的医疗保健行业一定会有穿戴设备大放异彩之处。

  但是,行业的走向清晰不代表具体的商品能得到市场青睐,目前形形色色的健康追踪设备对用户而言依然没有太多吸引力,传感设备的迟钝和简陋、续航对数据收集能力的限制、外观设计上的草率、价格上的倨傲……诸多难题成为其在市场中普及的绊脚石。

  有消息称,国内的一家医疗架构已经成为苹果HealthKit的合作伙伴,产品服务方向主要在血压测量、血糖测试等方面,而苹果这个硬件帝国中的软件野心家也已开始投入建设一支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团队,并着手和FDA展开合作。

  由此来看,在智能穿戴设备的冷却期,致力于在健康服务这条道路上长远跋涉的团队会越来越倾向于和强大资源的持有者合作,而没有优势的小团队要么掉转方向,打造差异化功能,如Safelet发布的女性遇险自动报警手环,此类遇险自救模式在儿童和老年群体也有很大发展潜力,要么趁人们对裹着智能科技外衣的产品还抱有兴趣时急捞一笔,然后折戟,所有行业莫不如此。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