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深度】太阳能在混合动力上的应用

【深度】太阳能在混合动力上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4-01作者:林静

本文主要就太阳能发电单元,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做一些探讨。

1)Prius Prime的太阳能车顶

丰田在Prius上面是较早采用太阳能车顶的,在之前采用了半幅车顶,留出了天窗的空间;整个功率为60W。前后两个类型的太阳能单体的实际构造,如图1所示。

图1 上一代Prius的60W 太阳能车顶

而最近发布的Prius Prime(欧洲和日本版本)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了革新,它的电池系统只有8.8Kwh(120kg,351.5V),这个太阳能板在整个系统里面主要包括三部分:

1) 太阳能车顶模块:如图所示,官方声称的最大输出为180W

2) 12V镍氢电池:作为容纳太阳能发电的首要电源

3) DCDC变化器:如图3所示,DCDC有高压输出,分两个接头在两种模式下转换

a.可以经由车载充电机到电池系统

b.也可以直接进入输出总线,在车辆驱动的时候输出部分能量

图2 Prius Prime的系统(电气化部分)

如下图2所示,车顶模块有两片构成,根据文献3里面每块的输出设计最大为94W。

图3 太阳能三件套

在前期设计的考虑的时候,主要是根据选择样本点,选择不同的时间上来监测实际的太阳能发电输出效能;而实际车主是可以通过整个大屏后台的显示数据,来监控头顶上的这个东西,在当前时刻的功率,以及在整个使用寿命过程中,到底发了多少电,相对应的是多少的续航里程。

图4 太阳能的实用效率和显示界面

在目前的效能来看,不同季节、不同的工作日和不同的功率电池配比等因素下,太阳能板对整个系统的供电是不同的,根据参考文献1,可以根据文献中1kW的20%的折算,粗略的估计下的效能为10%左右,每天0.5Kwh。

·不同的时间段停放的区域会导致挺大的不同

·不同季节因素大约有5%的差异,可以参见参考文献4

图5 不同Solar Panel的影响因素

2) 太阳能汽车是否可行?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和国内的一家做太阳能汽车的企业结合在一起。同样,我们可以看到工程师们,给某辆改装车.通过这个案例的实际分析,我们可以对这个类型获得更多的质疑和探讨的角度。在这个实际改装配置中,平均的发电的情况为2.09 kWh/天,相当于续航里程14.6 km;最大的发电量为4.23 kWh/天,对应的续航里程约为29.6 km。

图6 把太阳能电池扩展到车身上

整车的电能效率问题:太阳能汽车布置在不同位置的发电效能是不同的,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不同的时段,按照理想估算和实际测试的结果会有挺大的差异;而如图6所示,不同的太阳能发电模组,需要通过线缆进行汇总和桥接之后汇集到DCDC变换器里面,里面需要通过半导体器件分离,就会存在导线阻抗压降、半导体压降和整个转换器的转换效率等影响整体发电效率的一些问题。

图7 车顶、前后和两侧各个位置的差异

小结:总体来看,目前在车顶配太阳能电池板,在PHEV配合小电池组(5~10kWh)这个配置上,可以发挥一些作用。

参考文献:

1) Techno-Economic Analysis of Solar Hybrid Vehicles Part 1: Analysis of Solar Hybrid Vehicle Potential Considering Wellto-Wheel GHG Emissions

2) Techno-Economic Analysis of Solar Hybrid Vehicles Part 2: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Usability Benefits

3) Solar Module Laminated Constitution for Automobiles

4) Effectiveness and Issues of Automotive Electric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Using Solar Modules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