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外资药企扩展 “朋友圈” 加速推进本土化战略

外资药企扩展 “朋友圈” 加速推进本土化战略

发布时间:2018-07-20作者:林静

    近年来,随着各项利好政策的推进,国内药品的研发创新活力得到释放,医药产业发展空间很大,很多外资药企也在战略抉择上进行了调整,如通过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研发、运营中心,跨界合作等方式,扩展 “朋友圈”,加速推进本土化发展战略,惠及中国乃至全球的用药患者。
 


  赛诺菲在成都设定运营中心
 
  近日,赛诺菲宣布将在四川省成都市设立“赛诺菲中国中西部运营与创新中心”,投资达5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新成立的全球研发运营中心将与现有中国研发团队整合,中国将成为继法、美之后,赛诺菲全球临床开发及运营的第三大支柱,为全球创新药物研发提供支持。
 
  据悉,此次设立的全球研发运营中心将涵盖糖尿病与心血管、疫苗、肿瘤学、免疫学与炎症、罕见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神经病学等诸多疾病领域。中心将采用多肽、基因治疗、单克隆抗体和多特异性抗体等全球前沿生物技术,参与并支持赛诺菲全球药物研发。中心还计划于2020年之前招募300名本土医药研发领域人才。
 
  赛诺菲中国区总裁彭振科表示,成都对赛诺菲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这里汇聚了丰富的本土科研优势和人才资源,为赛诺菲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助于赛诺菲更好地融入本土医药生态系统。
 
  强生创新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6月,强生集团旗下的强生创新宣布启动上海肺癌创新挑战赛,面向全球企业家、学者、生物科技研究人员和初创企业,目的是发掘从肺癌预防、干预到治疗,涵盖肺部健康管理全流程的早期阶段突破性创新项目。
 
  据悉,获胜者名单将于2019年在上海JLABS(初创企业孵化平台)的开幕仪式上公布。而上海JLABS一旦投入运营后,将有助于推动制药、医疗器械等医疗健康领域的入驻团队加速创新进程,更好的造福中国乃至全球的患者。
 
  对此,强生创新JLABS全球负责人梅琳达•里克特表示,中国凭借在人才、规模、发展速度、融资渠道及营商政策环境上的竞争优势,在当今的全球健康创新生态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默克重点抓中国市场
 
  6月初,默克在中国开启首届“科技日”活动,与北京大学签订技术创新合作协议,包括医药健康、生命科学、高性能材料以及新科技领域等。
 
  而在今年2月份,默克就宣布将设定中国创新中心,并在上海发布“默克中国加速器”,将于2019年正式启动,为本地初创公司的发展提供国际化的平台及有力的企业支持,把更多的中国初创企业纳入其在医药健康、生命科学、高性能材料和新科技领域的创新生态系统当中。
 
  另外,默克还与阿里健康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药品追溯、互联网健康服务等方面深入合作,并对医药电商、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积极的探索,为中国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更多更好的医药健康服务。
 
  默克执行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欧思明表示,中国是默克最重要的增长市场。中国的创新环境和飞速发展为默克提供了一个和中国共同成长的良机。
 
  杨森制药携手中国创新走向全球
 
  据了解,杨森制药近期在西安投资4亿美元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并携手南京传奇生物科技公司探索CAR-T疗法等,让中国的创新和研发成果走向世界舞台,为全球医药创新研发做出重要贡献。
 
  “我们对于中国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举措,还有数据保护方面的政策,深感鼓舞。这意味着更多创新产品会被引入中国市场,有更多人愿意从事创新。” 杨森制药集团亚太区主席翁爱华如是表示。
 
  结语:
 
  业内表示,在当前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深耕和拓展中国市场,成为外资药企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选择和本土高校、机构、企业一起探索新战略,形成有关联的“朋友圈”,对于医药巨头们来说,效果将远大于单枪匹马。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