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芯片史上“最大”收购案如何被宣判“死刑”?

芯片史上“最大”收购案如何被宣判“死刑”?

发布时间:2018-07-29作者:智汇胡妮


美国纽约时间7月25日晚上11点59分(中国时间7月26日上午11点59分)的最后期限,由于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并没有给出“允许”的答复,这场历时21个月的全球第一大半导体收购案终于落下帷幕——美国高通公司正式放弃以440亿美元收购荷兰恩智浦的交易。


根据相关规定,高通收购NXP的这单交易,需要全球九个国家和地区的批准,中国是当中一个。而今年1月在欧盟通过了这单交易之后,全球就只剩下中国没拍板。换句话说,如果高通想成功收购NXP,那就必须获得中国放行。考虑到中美现在的贸易纠纷,还有高通、恩智浦在国内的影响力,这个批准已经延后了几十次。


在此之前,高通已经获得全球其他8个国家监管部门批准(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等)。收购前高通市值约为880亿美元,恩智浦市值约为360亿美元。

▲高通的两篇官方新闻稿显示,如果没有在美国纽约时间25日夜间11:59(中国26日上午11:59)获得所有监管部门批准,则会放弃交易并向恩智浦支付合约解除费用


此次收购不成功,高通需要向恩智浦支付20亿美元的解约费。高通公司CEO史蒂夫·莫伦科夫(Steve Mollenkopf)曾表示,如果收购失败,那么高通将进行200亿~3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以此提振股价。


同样在昨天,高通还公布了其第三财务季度报表,Q3营收为5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54亿美元相比增长4%;净利润为1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9亿美元相比增长41%;每股non-GAAP摊薄收益为1.01美元,与去年同期的0.83美元相比增长22%,几项指标均超出分析师预期。


在声明宣布当天的财报会议上,当分析师问及,为何不继续延长要约,并给监管方更多时间时,高通CEO Steve Mollenkopf表示,高通除了通过并购寻求新机遇的同时,也需要提供确定性,“不仅是给投资人和合作方确定性,也需要给我们的员工以确定性。”


这笔可能成为全球芯片史上最大规模收购案为何最终被宣判“死刑”?


2016年10月,高通宣布将以约3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球最大的汽车芯片提供商——恩智浦半导体,如果收购完成,这将成为目前芯片史上最大的并购案,刷新2015年5月安华高370亿美元并购博通的记录。


高通首席执行官Steve Mollenkopf当时表示,这笔芯片行业最大的并购案,将加速高通进入新兴的车用电子系统市场。他将致力于将两家公司的产品的整合,并确保管理层中两家公司代表的平衡。


据了解,此前高通计划对恩智浦并购案将在2017年底前完成,预计将动用海内外现金,以降低并购的财务杠杆,但仍需发行110亿美元公司债才能完成该并购案。不过,根据相关要求,高通如果想要完成这笔交易,必须要得到美国、中国、欧盟、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全球9个国家监管部门的批准。

欧盟首先对这笔交易增添了变数,由于担心高通和恩智浦合并后带来的垄断以及在基频芯片、移动支付安全芯片、NFC等的捆绑销售以及对车用半导体市场的垄断。2017年6月30日,欧盟表示暂停审查是因为高通和恩智浦未能提供相关的信息,在交易双方提供所需的文件之后,欧盟反垄断监管部门将重启对这一收购交易的审查。随后的2017年8月17日再度暂停审查高通收购恩智浦交易,原因与六月份相同。再度暂停的审查意味着欧盟原计划在2018年1月17日之前作出最后决定的期限也将相应推迟。


当然,这笔巨额收购案的阻碍不止如此,正当高通努力通过欧盟的审查之时,2017年11月传出通信芯片厂商博通正在和股东密谋高价收购,并表示这笔交易可能超过1000亿美元,将成为芯片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收购案。11月6日,通信芯片巨头博通(Broadcom)提议以1300亿美元收购高通,不过在11月13日高通拒绝了收购提议,但12月5日博通强势提名11位董事候选人,以取代高通董事会所有成员。


高通和博通的博弈进入白热化的阶段时,高通迎来了一个好消息。在欧盟必须做出决定的后一天也就是2018年1月18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我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在高通作出相应的承诺之后,这笔交易不再存在竞争方面的担忧。我们的该决定是有条件的,高通必须要遵守全部承诺。”

欧盟委员会所指的高通的承诺包括:未来8年内将继续以当前的条件(甚至是更好的条件)授权恩智浦半导体的MIFARE技术和商标,期间内高通还将确保其芯片组与竞争对手产品的互操作性。此外,高通将放弃收购恩智浦半导体与NFC相关的“标准必要专利”,以及部分非标准必要专利,这些专利将被转移给第三方,面向全球免版税授权3年。至于高通将收购的NFC相关的非标准必要专利,高通不会利用其打压竞争对手,并进行免版税授权。


不过,高通与博通的博弈还在升级:

2018年2月5号,博通再次增加收购筹码,在原方案基础上增加170亿美元收购;

2018年2月21号,高通提升自己对恩智浦的收购提议,整体收购规模增加60亿美元;

2018年3月6号, CFIUS介入这场跨过收购计划,命令高通股东大会延期30天;

2018年3月12号,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行政命令禁止这场收购。


博通对高通的恶意收购最终因为美国总统的出手而终止,不过为阻止博通的收购高通收购恩智浦的价码在2018年2月增加后达到了将近 440 亿美元的规模,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在获得了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等8国对这笔收购案的批准,也阻止了博通的恶意收购之后,中美贸易战成了这笔收购案被宣判死刑的关键。在9个需要批准的国家中,中国一直未批准这笔交易,成为了收购案的关键。消息称,2018年4月17日中国监管机构就高通收购恩智浦交易做出决定最后期限之前的几天高通应中国商务部要求撤回了此前提交的反垄断审查申请,并重新提交反垄断审查申请。不过高通方面表示不在打算再次延长最后期限,因此7月25日的截至日期就显得非常关键。


在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的背景下,4月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曾表示,商务部已对高通的这笔交易对竞争对手和市场的影响实施了初步审查,发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使消除该交易的不利影响变得很难”。


5月出现了转机,特朗普发推文表示正在敦促美国商务部对中兴的处理网开一面,与此同时有消息称商务部已重新启动对高通收购恩智浦半导体一案的反垄断审核,恢复此前因中美贸易纠纷而实际陷入停滞状态的审核工作。消息人士称中国有关部门一直在对这笔交易进行反垄断审查,并于5月28日就此事召开会议,,高通法律团队也会前往北京,针对恩智浦购并案进行后续讨论。


6月14日,《南华早报》援引消息称中国商务部已经批准了高通以44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半导体的并购交易。不过此后一直没有新的进展,直到今日高通CEO Steve的表态。


历经的重重审查以及博通的恶意收购,在收购交易数次推迟之后,高通最终还是最终放弃了收购,收购的失败充分说明了中美贸易战带来的严重后果,然而影响还会扩大。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