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30作者:林静
日前,有研究机构发布了“中国医药创新100强”。这次评选,从医药创新现状出发,以企业为主体,以硬数据为依托,从三个维度四个指标度深度盘点了医药产业创新现状,并筛选出代表中国医药创新实力的100家公司。其中,排名在前五的公司,综合实力已具备参与国际竞争实力与能力。以下为这五家企业的具体资料,供大家参考。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恒瑞医药研发、经营情况均十分稳健,抗肿瘤药品更是其强势领域,经过十几年的布局,几乎涉猎了全部类型的抗肿瘤药物,还非常关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从适应症为肿瘤的申请数量来看,截止 2017 年 5 月,恒瑞医药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申请量占全部申请量的 39 %,共计153 件,是其主要也是非常重要的研发领域。其中为 PCT 的案件98 件,占到肿瘤治疗领域的 64 %,占总申请量的 25 %,反映出恒瑞医药十分注重抗肿瘤药物的全球布局。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兼集团化制药企业 。公司主要透过应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和中药现代化技术,研发、生产及销售多种促进人类健康的化学药品、生物药品及中药现代制剂。
2019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研发投入高达16.26亿元,推动新产品进入上市密集收获期。今年1-8月公司获得15个药品批件,其中不乏来那度胺、阿哌沙班、利伐沙班、他达拉非、替格瑞洛等重磅品种,安罗替尼也收获了第二个适应症:软组织肉瘤。目前共有在研品种241个,其中创新药占比达25%。预计未来3~5年每年都有10~15个新产品上市,其中创新药比例还在不断提升。
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石药控股集团的创新药与普药板块均有多个产品销售过亿,并且创新药逐渐成为集团收入的顶梁柱。该集团当前产品集中在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抗肿瘤、抗感染、糖尿病等多种代谢类疾病领域。其中恩必普是我国第三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是专门用于人类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全新药物。肿瘤领域也是石药集团重点布局的板块,其中津优力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国内首款长效升白的国家一类新药。
截止2018年7月,石药控股集团在研新药品种200个,主要集中在基因测序编辑、抗体偶联药物、免疫治疗、靶向抗肿瘤药物等领域,满足国家广泛、前沿、急需的卫生需求,形成创新药集群,为健康中国战略进行全产品链储备。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自主研发、产品引进、并购等多种方式,贝达研发管线储备了30多个创新药,其中恩莎替尼、帕妥木单抗有望2019年上市,贝伐单抗生物类似药、vorolanib预计2019年报产。恩莎替尼是贝达与其控股的美国Xcovery公司共同开发,作为第二代ALK抑制剂,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的竞争优势;恩莎替尼作为二代克服了一代的耐药问题临床效果更佳,20亿销售额可期。
贝达作为国内稀缺的创新药标,从小分子靶向到大分子生物药全面发展,研发管线储备丰富;销售团队市场推广能力强大。从自主研发到并购引进,国际化的抗肿瘤平台成型。预计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2.23/3.07/3.99亿元,EPS为0.56/0.77/0.99元,对应PE为57/ 42/32倍,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复星医药创立于1994年,如今已经成长为中国领军的医疗健康产业集团,业务覆盖医药健康全产业链,包括药品研发与制造、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以及医药分销与零售。目前,复星医药已形成国际化的研发布局和较强的研发能力,在中国、美国、印度等地建立了高效的国际化研发团队,形成全球联动的研发体系;并通过多元化合作方式,衔接全球前沿创新技术,推动前沿产品的全球开发和转化落地。
截至上半年,复星医药在研创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项目233项,其中小分子创新药16项、生物创新药12项、生物类似药20项、国际标准的仿制药129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项目54项、中药2项。此外,复星医药引进项目23项,包括进口创新药8项和进口仿制药15项。
其中,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的创新药临床试验数量已经超过百项,尤其是恒瑞医药,其创新研发能力已经可以比肩部分2018年全球制药50强中的部分企业。从上述企业的创新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会创新的企业,市场都不小,而且营收情况也都不低。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在系列利好政策春风下,我国制药行业应该及时抓住机遇,重视人才培养,扎扎实实搞产品,努力做到创新技术,创新生产,进一步提高药品质量安全。制药企业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工制造,创新应该是本质要求。未来企业如果不创新,估计会很难有出路。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