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药企“断舍离”调整产品布局,部分仿制药业务被摒弃

药企“断舍离”调整产品布局,部分仿制药业务被摒弃

发布时间:2019-10-24作者:林静

仿制药是指与商品名药在剂量、效力、作用以及适应症上相同或趋同的一种仿制品。我国是仿制药大国,仿制药市场占整个药品市场的90%以上。为鼓励发展高质量仿制药,降低患者用药成本,今年10月初国家卫健委发布《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明确列出首批33个鼓励仿制药品种目录,提出各相关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在临床试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优先审评审批等方面予以支持,这也给仿制药企业研发指名了方向,避免药企盲目生产。
 
  据了解,33个鼓励仿制药品种目录中有21个为国外上市国内尚无上市的产品,有9个品种中国有仿制药。其中,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溶液剂、氟维司群注射液、福沙吡坦二甲葡胺注射用无菌粉末等产品,正大天晴都有在研发,有的已经申报生产。
 
  另外,今年以来,在4+7带量采购、医保控费等背景下,医药格局生变,仿制药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因此面临较大的生存挑战。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开始调整公司产品布局,摒弃部分仿制药业务,以适应市场发展。
 
  据悉,本土龙头企业恒瑞医药、正大天晴、石药集团、科伦药业、先声药业等,已经摒弃低端仿制药,开始走上高技术壁垒仿制药及创新药研发结合的道路。
 
  例如,恒瑞医药基于投入和产出的衡量,早在2018年就停止了一般仿制药项目,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在某行业会议上表示,要改变企业的生存现状,更有竞争优势,必须走创新之路。近期,恒瑞又宣布暂停一般仿制药项目,只做创新药和有核心价值的高端仿制药。可见预见,未来创新药行业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将更有话语权。
 
  正大天晴相关负责人曾表示,随着带量采购的全国扩围,未来普通仿制药进入微利时代,高技术壁垒的仿制药和创新药成为药企的研发方向。公司2019年新立项的产品中70%都是创新药。
 
  仿制药头部企业石药集团已经开始在新靶点大分子生物药、小分子新药、原化药3类新药等方面发力,仿制药研发方向也转向了具有高技术含量的高端仿制药。
 
  科伦药业创新药涵盖领域广、仿制药项目储备丰富,2019-2020年有望获得11个仿制药生产批件,8个品种有望通过一致性评价。同时科伦启动了面向国内外市场的490余项药物的研究,包括392项仿制药(含一致性评价品种)、20项新型给药系统药物(NDDS)、80项创新药研究,仿制药已逐渐开花结果。
 
  早在2018年初,先声药业宣布成立上海创新中心,并将仿制药及创新药研发工作一分为二独立管理,彻底放弃低端仿制药。
 
  可见,仿制药企业转型的号角已经吹响。分析人士判断,在质量升级的倒逼之下,我国4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中,将有至少3000家遭到淘汰,随着4+7带量采购扩围政策的推进,这一洗牌已经加速。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