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无人机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无人机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发布时间:2019-12-23作者:智汇小新

国网湖北宜昌兴山县供电公司员工利用无人机巡检光伏电站。

  说起无人机,大家已经不再陌生。

  航拍、送快递、喷洒农药……目前,无人机越来越多地融入日常生产生活,应用范围广泛拓展,成为亲和力十足的高科技装备。

  已应用于农业、植保、快递运输、灾难救援、测绘等多个领域

  “上午摘的荔枝,下午就到了买家的桌上,无人机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主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殷志宏说,无人机将成为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科技产品。

  无人机在上世纪最早被应用于空中侦察等军事用途。到21世纪初,随着全球卫星定位等新技术的涌现以及成本的降低,民用无人机开始激增。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注册的无人机数量高达33.9万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消费类无人机出口数量占全球无人机出口总量的70%左右,达到120多万架。深圳拥有世界民用小型无人机70%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无人机产品的风向标。深圳还拥有大疆、一电、科比特等300多家无人机企业,年销售总额超过200亿元。

  根据工信部2017年发布的《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民用无人机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速40%以上。到2025年,民用无人机产值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

  无人机产业迅猛发展的背后,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扩大。

  “无人机是传统航空与新兴电子及通信技术结合的成果。这个行业主要靠技术驱动。”零度智控副总经理史圣卿表示,近年来集成电路及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不仅使传统的无人机体积、重量大幅减少,而且将传统航空难以想象的飞行形态变成了现实。

  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洪忠认为,市场需求也牵引着无人机产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无人机能从事一些人类不方便从事的工作。比如人工巡视一座基塔,需要1—2小时,而无人机自主巡视,仅需5—10分钟,还能够发现人眼发现不了的隐患,应用场景广泛。”

  目前,无人机已在航拍、农业、植保、快递运输、灾难救援、测绘、电力巡检等多个领域应用。在未来的几年里,无人机还会成为一种更加普遍的劳动工具。史圣卿认为,无人机与各个行业都有融合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助力传统行业升级上,无人机的优势格外明显。

  业内人士指出,大疆公司在消费无人机领域的成功,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他们推出的消费级智能无人机,除了航拍,还可以应用在森林巡防、线路维护、交通疏导、应急救援、体育比赛判罚等多个领域。“大疆的成功刷新了世界对无人机的认识,低廉的价格使消费级无人机快速扩散,让民众能用、想用、会用、敢用无人机。”携恩科技CEO刘洋认为,大疆的成功坚定了从业者进入工业级和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决心。

  加强监管,培养人才,完善法律法规,促进行业良性竞争

  无人机要飞得更高、更安全,离不开有效监管。近年来,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发布了许多有关无人机的政策文件,相继在注册、适航、空域管理、运行管理、飞行执照管理等方面做出规范,为无人机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无人机让信息获取手段从地面提升到天空,在得到海量新增信息的同时降低了地面建设的负担。目前,无人机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史圣卿表示。

  在无人机发展一片繁荣的背后,也存在问题。“无人机涉及行业领域广泛,技术极为复杂,加上产品的特殊性,人才需求大,研发投入大,但研发成果见效慢,用户接受慢。有限的投入与无尽的需求,是企业一直面临的矛盾。”史圣卿说。

  无人机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截至2018年底,我国有4049家无人机企业取得经营许可证,民航局颁发了4.3万本无人机驾驶执照。市场机构数据分析显示,预测未来5年无人机驾驶员人才需求量近100万人。

  刘洋说:“航空航天本来就是专业性非常高的行业,无人航空还要面对各行业市场的各种需求,专业更加细分。在研制之外,无人航空的繁荣需要大量专业的运营团队和应用人才。”

  无人机行业市场经营也存在乱象。随着大疆在2013年之后的快速发展,民用无人机成为“资本宠儿”,众多风险投资及商业资源开始进入民用无人机领域,无人机企业大量涌现。马洪忠表示,民用无人机尤其是消费级无人机厂家良莠不齐,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无人机行业准入标准不统一,影响了行业的竞争力。

  此外,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直到2018年《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暂行)》等相关管理条例颁布后,我国无人机在经营许可、处罚办法等方面才走上了“有法可依”的道路。但在现阶段,相关条例从理论到实际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无人机进入民用市场不过10年时间,飞行硬件平台的研制成功只是第一步,配套法律法规、管控办法、商业模式以及后期数据处理等都还没有跟上。”刘洋认为,这些问题制约了无人机行业的规范发展、良性竞争。

  无人机有望进入更加智能化和小型化的时代

  在5G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中,无人机将迎来新的机遇。比如可以更快地实现影像数据的传输,进一步扩大无人机的飞行距离和控制范围等。

  “5G的低延时特征将使无人机控制摆脱距离限制,这样一来,无人机的大规模部署将成为可能。无人机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使其更加小型化。”史圣卿说,5G和人工智能技术将推动无人机进入更加智能化和小型化的时代。届时将会催生更多的无人机替代人工、天空替代地面、群体作业替代个体作业的无人机应用。

  殷志宏认为,无人机与5G的结合,将加快形成空基互联网。在消费类无人机的航拍方面,5G技术将提升用户的体验感,使得画面更清晰,数据传输更快,控制范围更广。

  自从无人机逐渐进入普通消费者的视线,经历了迅速发展的10年。未来,技术的升级、消费群体的扩大、应用领域的拓展,都将为无人机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专家表示,无人机不仅以高科技、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人们的“飞行梦想”,也以“俯瞰”的视角记录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是一个拓展人类认知和活动领域的行业,也是技术前沿行业。建立行业规范,完善相关法律,培育更大市场,无人机行业必将为人们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