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疫情之下地埋式污水处理厂运营与设计应对思考

疫情之下地埋式污水处理厂运营与设计应对思考

发布时间:2020-02-08作者:智汇婷婷

自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一致抗“冠”进入了关键期。除了拼死抗战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全力支援建设“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人员、无私服务在物流补给工作中的服务人员等外,这场疫情和水务行业有什么相关性?重大疫情面前水务行业应该重点关注些什么?应该如何结合自身工作提供保障和支撑?


但是,由于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还不透彻,水务行业应对相关疫情的实践经验并不丰富,绝大部分供排水企业普遍处于“空有一腔热血,偏恨报国无门”的迷茫状态中。对此,《净水技术》杂志社通过分别采访我国供水、排水行业的设计、运行、监测和研究领域专家,使百家争鸣,为实践参考。


今日话题:疫情之下地埋式污水处理厂运营与设计应对思考


李亮


高级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广州市创景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处理、给排水管网、城市防洪排涝等设计、咨询工作。主持完成给排水专业各种咨询、设计工程40余项,其中污水处理厂共9座;发表论文10余篇。


刘成林,博士,广州市创景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水协青年工作委常委、广东省勘察设计协会给水排水及生态环境分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勘察设计协会给排水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方案联审决策委员会专家库及广州市水务协会专家库成员,主持市政排水、黑臭水体及农村污水治理、海绵城市、城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百余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欧盟合作科研项目,在核心、EI、SCI等期刊上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授予5项专利,获得部省级及以上优秀工程设计奖10余项。


相关事件:生态环境部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医疗污水应急处理技术方案》(试行)


新型冠状病毒不仅会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在密闭、不通风的环境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据报道,研究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患者粪便样本中检出了2019-nCoV RNA,病毒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污水通过排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存在病毒暴露引发操作人员感染、处理不当造成受纳水体污染等的风险。2月1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工作的通知》及《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医疗污水应急处理技术方案(试行)》,规范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工作,防止病毒通过污水和粪便传播。


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突破了传统地上式的用地观念,厂区整体地下集约布置,全封闭,在避免恶臭、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方面优势明显,但含病菌的气溶胶在封闭的地下空间内更易富集。对于如何保证疫情期间地下空间卫生安全,避免产生病源风险,广州市创景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亮和总经理刘成林总结团队地埋厂设计工作经验,提出针对性观点,希望能引起行业对疫情下地埋式污水厂运行安全性的关注,并为今后地埋式污水厂提高风险应对能力提出建议。


观点1:疫情之下,地埋式污水厂潜在的病毒源


地埋式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构筑物和设备位于地下空间,其潜在的病毒源主要可能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进水泵房、格栅间、沉砂池和曝气池等处理单体由于曝气或搅动污水产生气溶胶,导致上部空间区域空气中存在病菌。


2、泵房、格栅间及沉砂池等预处理段产生的栅渣和沉砂,泥区产生的剩余污泥中可能存在病菌。


3、由于消毒剂量不够或紫外消毒效果不佳,尾水中仍可能存在病菌。


观点2:应对疫情,已建地埋厂的运维应对措施


1、通风除臭


尽可能加大预处理、生化处理、泥区的除臭风量,增大臭气产生区域的负压值,减少臭气外溢至操作空间的量;增大操作空间通风换气次数,增大正压值;有条件的情况下在除臭系统末端增加水洗或喷洒消毒措施,避免尾气排放中携带病菌,扩散至厂界内外。


2、消毒系统


加强尾水消毒措施和余氯监测,提高余氯量保证消毒效果;针对紫外消毒,建议增加应急加氯消毒系统;暂停厂区中水回用。定时对产生的栅渣、砂和剩余污泥进行喷洒消毒,减少病菌扩散概率。


3、减少人工取样


目前污水厂水质检测部分指标需要现场取样检测,存在直接接触污水的风险,尽可能减少人工取样频次,减少暴露风险。


4、运维人员防护


由于空气中有可能存在病菌,且在操作过程接触不同的污染源,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泥区的运维人员必须做好眼、鼻、口、手的专业防护。


观点3:针对疫情,新建厂的设计应对


1、通风除臭系统


通风风管及风机不仅要保证平时臭气产生区域不小于10 Pa负压状态及配电房、仪表间、控制间等非臭气产生区域5~10 Pa微正压状态,并且应预留疫情期间进一步加强正负压状态的能力,减少气溶胶在操作空间的扩散;除臭设施末端增加疫情期间应急消毒灭菌工艺,确保尾气无病菌排放。


2、消毒工艺方面


针对此次疫情,应重点关注粪大肠菌群数指标,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不超过1000个/L,疫情期间建议提高,参考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传染病医院不超过100个/L的要求,为此,设计时应考虑余量或设置应急设施,确保疫情期间提标需求。增加栅渣、砂及剩余污泥存放点的自动喷洒消毒系统。


3、取样检测方面


目前污水厂BOD5和粪大肠菌群数仍需要人工取样检测,后续设计中应设置更加安全、卫生的自动化取样系统,减少感染风险,如有可能可设置一体化检测装置。


探讨划重点


1、相关规范后续修编中是否有必要增加疫情防控方面的要求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对于污水厂运营、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后续相关规范修编是否有必要增加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


2、在污水厂进水端应急消毒可行性


前文提到的措施都是在处理工艺中、末端进行,如能在进水端应急消毒,则事半功倍,极大减少厂区内病毒感染扩散风险,但是否可行及对后续生化处理的影响程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污水厂要关注病毒在城市排水系统中传播的可能,重视污水厂员工的防护工作。地埋式污水处理厂作为封闭的地下环境,其安全的运行管理面临更高的要求。同时,在今后的设计中也应考虑提高污水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尽可能采用自动化的喷洒消毒和检测系统。关于下一步污水厂防疫的相关国家标准的修编和污水厂进水端的应急消毒等问题,需要我们行业内协作进一步开展相应的调研和探讨。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