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18作者:Doris
传感器已经从传统的单一功能传感器而向具有连接和多种融合的方向进行发展。气体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石油、化工、环保、医疗、食品等诸多领域,需求量也发生量级的变化。以下是智汇小编盘点的气体传感器应用的部分领域。
医疗行业
近期,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作为疫情各种数据采集的基础技术与核心部件,传感器的关键作用无可比拟。它可以量化精准地获取人体血糖、血脂、血氧、血压、心动、脑电、皮电、体温等等所有反映健康体征的生理参数指标。在本次疫情中,乃至医疗行业应用可谓是无处不在。
目前,最常用的医用氧传感器是电化学式,俗称氧电池。氧气进入传感器后,内部所含的铅(Pb)逐渐被氧化成PbO2,其寿命只能1年左右。作为创新型替代产品,一种顺磁原理的氧气传感器逐步开始使用。其工艺较复杂,价格较高,但寿命长,是非消耗品,可长期使用不用更换。
可穿戴气体传感器
2020年1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将很快投入商用的高灵敏的可穿戴的气体传感器。PSU工程科学与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助理教授Huanyu Cheng和他的团队在传感器的非感应区域创建银涂层的蛇形线条,通过向银涂层施加电流,气体感应区域将由于电阻的逐渐增大而局部加热,从而无需单独的加热器。蛇形线条能够让这款可穿戴传感器像弹簧一样拉伸,以适应身体的不同弯曲变化。研究人员称,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U.S. Defense Threat Reduction Agency,简称DTRA)对这种可穿戴传感器很感兴趣,因其可监测损伤神经和肺部的化学与生物制剂。
汽车行业
汽车中一般设置前氧和后氧两个氧传感器,汽车氧传感器具备极高的技术壁垒,气体传感器供应商主要是Bosch、 NTK。随着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尾气对环境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大,而车用气体传感器的应用为汽车尾气处理带来了新的变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研究员周水杉表示,目前,国六排放汽油车一般需要两个氧传感器,柴油车需要两个氮氧传感器,因此,保守估计,我国每年需要超过2亿个氧传感器、800万~1000万个氮氧传感器、300万~500万个颗粒物传感器,这将是一个超百亿元的市场。
环境物联网
当前众多工业气体毒性较强,如泄露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还有一些易燃气体,如果存储容器如加压钢瓶受到损坏,气体有发生爆炸的风险。众多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气体可能会对作业人员造成威胁,气体传感器在有毒、易爆、二氧化碳等气体探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且气体传感器作为环境检测的必备传感器将有助于建设环境物联网。未来,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上会向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可以预见气体传感器将在此方面应用面越来越大。
半导体行业
2019年6月,航天易联筹备建设的激光气体传感器生产基地——亦庄博电新厂房顺利投产。其新厂房使用面积约1200平方米,共建设生产线3条,其中自动化生产线1条,封装生产线2条,厂区配建有先进的研发实验室、校准室等区域,是涵盖激光气体传感器研发、生产、组装、调试、运营为一体的正规化、标准化综合性基地。航天易联基于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 (TDLAS) 开发的激光气体传感器解决了传统在线气体分析仪器需采样预处理、响应时间滞后、背景气体交叉干扰以及受粉尘等影响的弊病,适用于多种测量环境,包括高腐蚀、高温、高流速、多水分测量环境下的气体检测分析, 为实现气体分析自动化和工业过程控制自动化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该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山东某汉墓环境监测、故宫博物院展柜环境监测等领域。
传感器是物联网最核心和最基础的环节,是各种信息和人工智能的桥梁,其技术领域中重要门类之一的气体传感器必将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其实无论是检测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品质,还是有毒气体探测等,未来气体传感器必将对我们的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气体传感器生产企业有四方光电、信立科技、汉威电子、戴维莱、众智、炜盛科技、ALPHASENSE(阿尔法)、CLAIRAIR、DYNAMENT、Gas Sensing Solutions、夏普、费加罗技研、FIS株式会社、霍尼韦尔、Southland Sensing、KWJ Engineering、BASELINE-MOCON等。拭目以待更多的企业加入气体传感器的研发及应用。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