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LG化学供应拖后腿 欧洲车企“很受伤”

LG化学供应拖后腿 欧洲车企“很受伤”

发布时间:2020-02-24作者:Doris

最近,LG化学让欧洲几家车企很苦恼。上周,捷豹宣布,由于LG化学动力电池供应短缺,其计划于2月17日起关闭奥地利格拉茨的I-PACE生产线,时间为一周。2月21日,奥迪也证实,由于零部件供应问题,e-tron纯电动SUV将暂时停产。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停产也是与其动力电池供应商——LG化学有关。


据德国《经理人杂志》(Manager Magazin)报道,由于LG化学电池供应问题,奥迪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e-tron纯电动SUV产线将停产4天。这已经不是奥迪e-tron第一次因电池供应不及时而影响生产进度。2019年4月,在e-tron开始量产后不久,由于无法从供应商LG化学获得足够的电池,奥迪就已经减少了e-tron的计划产量,全年将只生产4.5万辆电动汽车,比预期少1万辆。


显然,目前的电池供应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不得不被迫停产了。


据悉,目前奥迪布鲁塞尔工厂每小时生产20辆汽车,此前计划将产量提升至每小时24辆,但是由于零部件供应问题,该计划已经被推迟。1月初,奥迪也同步缩减了今年1季度e-tron产量目标。有媒体报道称,奥迪原本计划今年e-tron车型的产量最高为7万辆,但由于产能问题,现在他们将这一数字修改为4万辆。


被LG化学“耽误”的车企显然不止捷豹和奥迪两家车企,因电池供应问题,戴姆勒在提高产能上也遇到了问题。2019年戴姆勒原本希望销售25000辆奔驰EQC,但由于LG化学电池供应不足,结果只生产了约7000辆,产量大打折扣。戴姆勒计划今年全年生产约50000辆奔驰EQC,LG化学能否“不拖后腿”还需观察。


目前,LG化学为欧洲车企供应的动力电池主要由其位于波兰弗罗茨瓦夫的欧洲工厂生产提供的。公开资料显示,LG化学于2016年在波兰开建欧洲首家大型动力电池工厂,2018年LG化学将该工厂投资增至16.3亿美元,可为10万个电池组生产足够的电池,并预计到2020年该工厂动力电池将达到20GWh。同年12月,LG化学继续对该工厂追加投资,希望未来该电池工厂的年产能可提高到70 GWh。


据电池中国网了解,LG化学欧洲工厂服务客户囊括了戴姆勒、奥迪、大众、捷豹路虎、PSA、保时捷等欧洲大部分车企,并且该工厂还针对不同客户规划了不同产线。如1号电池产线主要服务为雷诺、捷豹路虎等客户,2号电池产线产品主要供应奥迪、保时捷和戴姆勒等客户,目前其欧洲工厂电池产线共有7条。


据悉,LG化学为提高欧洲工厂的产出效率,在欧洲工厂导入了先进的“宽幅高速”产线(以较高的速度生产出尺寸较大的电池,与其软包电池相匹配)。但是这条先进的产线其投入产出率(良品率)却相当不稳定,波动很大。据媒体报道,目前该产线的投入产出率只有80%,远低于其韩国本土的工厂98-99%,因而严重影响到其电池交付。


屡屡爽约,给其他电池企业机会


当前,欧洲车企都在加快电动化进程,包括大众、宝马、戴姆勒、沃尔沃、PSA等欧洲传统主流车企都纷纷发布了电动化战略目标,电动车型陆续推出或量产,因而对于动力电池需求也非常庞大。


在车企纷纷转型的节骨眼上,动力电池供应不足的问题就会导致像捷豹、奥迪和奔驰等车企出现被迫停产或延期交付的情况。因而,不少车企也在想办法:一方面寻找更多动力电池供应商,签署长单协议;另一方面也在谋求与电池企业合建或自建电池厂。


如2018年捷豹和三星SDI签署了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其电池的供应商渠道;大众集团与宁德时代、三星SDI、SKI等企业陆续签署合作协议;戴姆勒也在LG化学之外,新增了孚能科技、宁德时代、三星SDI等动力电池供应商。


在合资建厂方面,目前大众、戴姆勒、宝马等欧洲车企也纷纷参与到欧洲本土动力电池项目的建设中,希望在动力电池稳定供应和成本控制上掌握主动权。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