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惠普再次拒绝施乐收购

惠普再次拒绝施乐收购

发布时间:2020-03-08作者:智汇小新

2019年11月,施乐向惠普提出以330亿美元收购要约,其中77%为现金,23%为施乐股份,若达成协议,惠普的持股比例将会提升至48%,而施乐则可持有余下的52%股份。但惠普当时拒绝收购。


2020年2月27日,施乐继续向惠普提出以350亿美元收购邀约,但惠普还是拒绝了这一提议,原因是施乐所开出的350亿美元收购案严重低估了惠普的市值。


目前施乐公司市值约为67亿美元,而惠普则将近5倍于施乐,达到313亿美元,因此,该收购案也被行业认为是典型的“蛇吞象”操作。


施乐2019年营收为98.3亿美元,同比下滑4%;净利润为3.61亿美元,同比增长85.1%。


提价也没用,惠普第三次拒绝施乐收购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施乐自2011年以来,年营收能力已腰斩过半,从226亿美元,直接下跌到不足100亿美元;净利润更是从2011年的近13亿美元一路下跌,2016年一度出现亏损情况。


不过,惠普的整体情况也不会比施乐好多少。从财富杂志统计数据看,2011年以来,惠普的整体营收从1272.5亿美元下降到584.7亿美元;利润也从70.7亿美元下跌到53.3亿美元。


由此,本次收购也被认为是施乐欲趁惠普“生病”进行收购,从而实现“自我救赎”。


但是施乐没有钱!


为了实现收购惠普,施乐首先将其在合资公司富士施乐(Fuji Xerox)的25%股份以23亿美元售予富士胶片;接着施乐和花旗集团达成了协议,欲借助花旗银行的雄厚资金来达成此次交易。


这也意味着,施乐收购惠普的庞大资金是借来的,一旦两个公司达成合并,新公司从诞生开始就背负巨大债务!因为过桥资金的利息通常很高,所以势必会增加施乐的杠杆风险!


这也是惠普最为担心的事情,其董事长奇普路伯格对施乐的疯狂表示非常担忧:“(合并)之后还将需要不现实的、无法实现的协同效应,这将令整个公司陷入危险。”


目前施乐的收购已经被惠普当成了敌意收购,并针对性地推出了“毒丸”计划——于2月24日发布《价值创造战略与财务计划》,计划到2022年从股东手里回购160亿美元股票,以阻止投资者对惠普的持股比例超过20%。


施乐公司


施乐公司(Xerox)于1906年在纽约成立,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业务流程和文档管理公司,研发、生产、营销和维护各种文件处理产品。


施乐产品包括打印机、复印机、数字印刷设备以及相关的服务和耗材供应,其中彩色与黑白复印机是其成名产品,主要为金融服务、平面艺术、医疗保健、政府和工业行业的公司设计产品。


惠普公司


惠普公司是世界最大的信息科技(IT)公司之一,成立于1939年,下设三大业务集团:信息产品集团、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和企业计算机专业服务集团。


惠普公司目前正处于转型状态,该公司打算分拆成两个独立的组织机构,分拆后的惠普企业公司将成为一家主要销售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硬件等产品的企业计算与网络公司。而惠普公司将成为一家打印机和PC公司。在CEO梅格 · 惠特曼的领导下,惠普继续试图通过削减成本和优化研发流程来保持企业的稳定。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