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也谈“新基建”之“工业互联网”发展

也谈“新基建”之“工业互联网”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19作者:智汇张瑜

进入2020 年,“新基建” 迅速升温,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是否再度成为“风口”,带给我们无限想象与期待。

工业互联网的全球生态格局

谈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建设,有必要先从工业互联网的全球生态格局谈起。从下图可以看到全球生态系统格局正在形成。其中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是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IIC。我们必须承认,美国的工业互联网阵容强大,有实力的龙头公司居多。围绕IIC形成的生态系统与德、日、法、韩、印度等国的体系均有对接。

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以华为、海尔、中国电信等为巨头代表。而工信部公布的《2019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明确的81个示范项目中有很多行业工业互联网代表和新兴发展的后起之秀工业互联网代表。

 

图1  国际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来源:互联网)

 

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近三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多个工业互联网相关的政策,《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制造业智能化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9年工作计划》《“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旨在加快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任重道远,要重视基础建设,5G、数字化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网络信息安全,建立具有我国独有特色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1、 工业互联网基础建设

在《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政策中提到“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初步建成适用于工业互联网高可靠、广覆盖、大带宽、可定制的企业外网络基础设施,企业外网络基本具备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支持能力;形成重点行业企业内网络改造的典型模式。初步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成5个左右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超过20亿。推动30万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培育超过30万个工业APP。”

2、5G+工业互联网

按照工信部2019年11月发布的《“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的规划目标,到2022年,将突破一批面向工业互联网特定需求的5G关键技术,“5G+工业互联网”的产业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打造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垂直领域“5G+工业互联网”的先导应用,内网建设改造覆盖10个重点行业;

    3、数字化与工业互联网

     强化数字化系统(软件)开发及应用。将研制一批数字化核心系统(软件),重点开发集散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视频监控系统(SCADA)、制造执行系统(MES)等工业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等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等嵌入式软件,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运营管理的有效集成,实现在重点行业的规模化应用。

4、网络信息安全与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从防护对象、防护措施及防护管理三个视角构建。针对不同的防护对象部署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根据实时监测结果,及时发现存在的或即将存在的隐患问题,并及时做出响应。同时加强防护管理,从而保障工业互联网的安全。

 

图2 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来源:互联网)

针对工业控制系统,开发工业防火墙、异常检测等信息安全产品,建设网络安全防御平台。面向陆海空等重点领域,建设网络安全防御平台,制定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标准,评估标准等,形成重点行业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5、建立中国特色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中国之前的4万亿的投资投在了基础设施。那个时候基础设施是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2020年“新基建”的提出意味着国家下一轮的重大的投资会倾斜在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图3 中国工业互联网生态图谱(来源:互联网)

 

当今时代,软件开源和硬件开放已是大势所趋,传感器、芯片、机器人等工业硬件设备怎样确保 “联得上”,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如何开放开发工具、知识组件,构建共享的工业APP开发生态,成为目前布局生态体系的重点。而如何纵向从硬件产品应用与平台应用相结合,最终在航天、医药、食品、物流等行业实现真正布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互联网的布局尚很有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网络也以局域网为主,实时传输速率,速度响应慢。本着外部引进与本土培育相结合的原则,加快航天云网、东方国信、树根互联、索为科技等知名工业互联网平台落户二、三线地级城市,也是加快生态体系布局的方法之一。

工业互联网不是传统的IT,有OT的技术,同时掌握IT和OT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紧缺。工业互联网更需要高资深的技术人才,不仅需要懂工业、计算机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数十年经验积累,更需要有数据建模的能力,能对机器设备的大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将数据转化为指导设备和业务进行优化的应用服务。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亦是建立中国特色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的重要一环。

工业互联网目前在中国堪称“朝阳”,其发展亦会“路漫漫”,但只要持续加大投入,只要持续坚持,终会从几支独秀到遍地花开。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