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欧洲大规模的生物质能利用是否加剧了气候危机?

欧洲大规模的生物质能利用是否加剧了气候危机?

发布时间:2020-06-24作者:智汇婷婷

作为新世纪的可替代能源之一,生物质能占到全世界总能耗的15%,数量相当巨大,是21世纪能源供应中最具潜力的能源。因它来自自然界,无污染,同时又是可再生能源而引起各国的重视。根据EL Insights于2010年9月发布的报告,从2010年到2015年,全球生物制造市场预计将从5 729亿美元增加至6 937亿美元,相当于在此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3.9%。在今后几年,生物质在生物发电、生物燃料和生物产品部门应用领域将大幅增长,生物质发电的市场价值将从2010年450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530亿美元。


世界生物质能协会主席Heinz Kopetz博士表示,由于各国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不同,生物质能源生产及利用水平差别也很大。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如美国、瑞典、丹麦、印度、巴西、欧洲等国已走在世界前列。


随着欧洲逐渐摆脱对煤炭的依赖,欧盟国家正寄希望于木材能源(或称“生物质”)来履行他们在《巴黎气候协议》下的义务。这是因为2009年欧盟承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20%,并将生物质列入可再生能源清单。一些欧洲国家,比如英国,对生物质产业进行了补贴,为生物质产业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在美国、加拿大和东欧,树木、树皮、树梢和锯末被压制成颗粒,用作发电的燃料。2014年生物质占欧盟可再生能源的40%,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来源,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60%。



推动生物质能源源于一个简单、直观的想法:生物质是可再生的,可以实现“碳中和”,所以是可持续的。但是,一些科学家现在开始提出批评,认为生物质能的“碳中和”是建立虚假的计算基础上的。在已经失控的气候危机中,生物质能源并没有实现碳中和,而是正在破坏珍贵的碳汇。


英国德拉克斯集团(Drax Group)位于英格兰北部的旗舰发电厂吸收了全球近四分之一的木球产量,其中约三分之二来自美国。德拉克斯为英国电网提供10%的电,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政府每年大约12亿美元的巨额补贴。


德拉克斯首席执行官安迪•科斯(AndyKoss)表示,与煤炭相比,燃烧木材发电意味着可以减少80%的二氧化碳排放。然而,塔夫茨大学的名誉教授,政府间气候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的合著者比尔·穆马奥(Bill Moomaw)通过评估生物质能源的碳排放量和森林的再生率速度,认为问题不在于生物质是否最终是碳中性,而是生物质能源实现碳中和所需要的时间。燃烧生物质意味着在我们需要开始迅速减少碳排放的时候,向大气中快速排放更多的碳。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学者约翰·斯特曼(John Sterman)研究发现,生物质代替煤炭发电,平均需要60到90年实现碳中和。也就是说,燃烧木材会加剧目前气候变化,其影响至少到持续到2100年。如果生物质替代天然气,至少需要几个世纪才能达到碳中和。作为比较,风力发电机可在一年内补偿制造风机过程的碳排放。


穆马奥说:“碳中和不等于气候中和。即使最终实现了碳中和,碳也已经在大气中漂浮了一个世纪,这意味着更多的甲烷从永冻层释放出来,更多的冰川融化。即使我们明天停止释放碳,海平面仍会上升几个世纪。气候影响是不可逆转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穆马奥加入了来自世界各地近800名科学家组成的团体,向欧盟议会请愿,要求停止对生物质能源的补贴。科学家们表示,要想用木材满足全球能源增长3%的需求,世界必须将其商业伐木量翻一番。在各国需要“争取时间”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时刻,生物质能源相当于“出卖”了应对气候的宝贵时间。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