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未来机器人会代替影视演员?

未来机器人会代替影视演员?

发布时间:2020-07-01作者:智汇张瑜

近期,人工智能机器人从影视学院正式毕业,那么未来机器人会进军影视行业,代替影视演员吗?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的机会和作为空间,甚至远超过以前提出的大数据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把握了人工智能,就等于掌握了先机,人工智能绝不仅是放在象牙塔里的科研成果,而要实实在在的帮助和造福人类。

  经典的影视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受得了大众的检验。而那些能够称之为经典的影视文艺作品,往往人物鲜活、剧情跌宕、音效动听、剪辑精良。当然,在这种种因素中,选对适合的演员是十分重要的。纵观整个影视产业,目前电影和电视剧的主演都由“小鲜肉”、“老戏骨”等担当,观众对此也比较认可。如果让AI机器人来担当主角,将会发生什么呢?

  近日,据外媒《The Hollywood Reporter》报道,即将上映的一部影片证明,由AI机器人来演电影也不是不可能。据介绍,《b》耗资7000万美元,讲述了一位负责创造完美人类DNA的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人类DNA可能对机器人造成威胁,于是他开始帮助自己创造的AI机器人逃生的故事。

  其中,人工智能机器人Erica将担任科幻电影《b》影片的主演,由曾获得奥斯卡奖提名的Bondit Capital Media公司、比利时Happy Moon制作公司以及纽约Ten Global媒体公司共同打造。目前为止,科幻电影《b》的剧情框架已基本确定,但还没有确定导演和任何人类演员。

  且不论《b》影片的剧情、灯光、道具等如何,但是要让人工智能机器人Erica担任主演这一举动就已经激发了众多观众的好奇心,从而为电影做了一场夺人眼球的宣传。到底影片最终拍出来效果如何,现在还未可知。不过,我们倒是可以来聊聊“机器人与影视界的那些事儿”。

  要想演戏、演剧、演电影,离不开剧本。在演艺之路尚未开启以前,机器人也曾尝试过写稿。早在几年前,美联社、彭博社等新闻媒体机构就已经开始用机器人撰写部分新闻报道,机器人在写诗、作词、写散文等方面的“才能”逐步得到展示,并让许多业内人士充满了危机感。

  对此,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机器人写稿的水准只能是照猫画虎的粗线条式的勾勒,而优秀的剧本和诗歌,乃至精彩的故事,是需要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完成的,而目前AI机器人显然不具备上述能力。

  再来回到人工智能机器人演剧这件事情上。从目前来看,5G、AR、VR、人脸识别、图像识别、移动追踪、遥感探测等技术的进步,已经影响了影视作品的制作、分享、传播、版权认证等多个环节。不过,这些技术大多都是由人引入、被人使用的,因此演员在演剧、制作者在剪辑的时候,能够自主决定使用某种技术且会自动调整人物的表情、动作、体态等。

  而将同样的技术运用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上,还能达到一样的效果吗?在拍电影的过程中,经验丰富、演技突出的演员,只要一拍摄星球爆炸下实时变身等特技动作,就能立刻按照导演的要求调整走位、姿势和表情,并且同时发出尖叫等声音,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而如果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话,在听到导演的指令后,难免需要现在大脑存储芯片的记忆之中搜索相关指令并进行图像识别、语义分析,之后才能对相关指令做出回应。这期间,就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也显示出人工智能机器人要想当演员就必须具备“聪慧的大脑”、“灵活的肢体”和“丰富的情感体验”。而在近两年内要达成这一目标,无疑是十分困难的。

  需要注意的是,好的电影离不开好的布景和道具。要让道具制作者完成工作,需要借助手持式扫描仪创建出数字3D模型,然后机械臂会用精密的铣削在数小时内生产出精确的复制品,逼真且轻便的道具就此出炉。近几年,3D扫描以及3D打印技术在影视道具制作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已经受到诸多业内人士认可。

  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让人工智能机器人来拍大片,不仅需要新奇有趣的剧作内容作支撑、友好高效地人机合作来协调,更需要的就是用扎实的技术体系做保障。未来,技术使用门槛会越来越低,或许在遥远的未来,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影视领域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吧。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