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20作者:小王子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向“新”而行、向“高”而攀,《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擘画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当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如日方升,通车里程持续增加,装备制造更新换代之时,以中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牵引的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正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着眼高质量发展,向着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目标加速冲刺。
迈入新世纪,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牵引下,“青岛造”高速动车组关键技术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实现了不断超越。
走进中车四方股份交车线,一列列崭新的高速动车组如同巨龙般整齐排列,蓄势待发。这里跑出了中国高铁太多的“第一”:我国首列时速200-250公里、首列时速300公里、首列设计时速380公里高速动车组,以及首列“复兴号”动车组,都诞生于此。这里驶出的CRH380A,创下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高铁运营试验第一速;“复兴号”动车组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到今天,从这里驶出了1500多列(标准列)高速动车组,是我国在线运营高速动车组数量最多的企业。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是中国轨道交通关键系统技术和产品的重要供应商,参与和引领的高速动车组核心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城市轨道车辆领域,攻克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牵引传动系统、网络控制系统和制动系统三项核心技术,首次实现了中国企业轨道交通三大核心系统的一体化,也是我国城轨车辆钩缓装置和空气弹簧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如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打造产业链”,是产业集群构建未来竞争新优势所主动谋划、前瞻布局的关键所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未来的发展路径清晰可见:央地协手,构建汇聚全球高速列车技术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等创新要素协同联动的全新生态。
事实上,如今青岛这一“新中国机车车辆的摇篮”与央企中国中车,在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中已是“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中车青岛四方股份、四方所、四方有限、四方庞巴迪等企业已在青岛成长为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龙头企业。仅去年,就有中车研究院青岛分院、中车科技园(青岛)有限公司、中车信息技术分公司在青岛相继成立,以中车四方为龙头企业牵引,青岛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正被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发展新动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科技部共同批复,由青岛市政府与中国中车联合共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目前,国创中心已组建了由国内外21名顶尖专家合作加入的高端智库,中车工业研究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10余所知名高端科研机构相继入驻,并与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等多所大学、机构开展深度合作,集聚各类高端人才230多人。国创中心以高速列车产业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核心,在体制机制、运营模式、平台建设、技术创新、招才引智等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备受瞩目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就是在这里研发诞生。
如今,青岛与中车央地同心,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产业对接平台、国际交流平台,正在开启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新征程。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