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后摩尔时代,光子芯片将爆发

后摩尔时代,光子芯片将爆发

发布时间:2021-06-21作者:智汇小新

随着硅芯片越来越逼近物理和经济成本上的极限,摩尔定律面临失效危机,集成电路发展悄然进入“后摩尔时代”。


摩尔定律面临失效危机,以光子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应用开始在多领域展示全新的价值,围绕光子产业的投资掀起一股热潮。


作为电子学之后的新兴科学,光子技术在医疗、化工、能源、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光子技术正迎来新一轮爆发时机,或擎起第四次工业革命大旗。


近年来,光子学和光子产业掀起了一股热潮。例如,光通信和互连技术在高速宽带网络、高性能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发挥了引领作用。


通信数据的快速增长对光电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着业界发展光子集成和光子芯片技术。


从传统到新兴,产业不断升级


目前,整个IT产业正处在“从电到光”的转换过程,现在正是集成光路发展的最佳时间点。


谁能率先在光芯片技术上实现突破,谁就能抢占光通信产业链的制高点。


面对汹涌而至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光子也成为中国实现未来技术超越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抓手。


目前光子技术已经覆盖了信息产生、获取、传输、交换与处理等各个环节,并通过深度融合产生出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新一代通信等新的应用领域,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态势。


光子产业最重要的市场是消费与国防,但是更进一步的光子技术还包括先进制造、新能源等新兴战略行业,所以也有着非常大的社会效应。


万物互联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5G是万物互联的基础设施,光电芯片是5G和万物互联的基础设施。


而光子产业未来市场前景增势显著:


①光子产业直接规模非常大,到2020年将会达到3200亿美元,就是盘子大。


②光子产业增长速率非常高,达到7%以上。


③光子产业杠杆效益非常大,它能够驱动超过2.6万亿美元产业规模。


这意味着,这个时代下,投资光电芯片即是投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回报率自然也将迎高点。


当下,光子技术运用多在多媒体和智能终端、超级计算、军事安全等领域。


未来,随着光子技术的成熟,芯片封装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光子芯片将从服务器、大型数据中心、超级电脑等大型设备进入机器人、PC、手机等小型移动设备。


AI芯天下丨分析丨政策+资本助力,光子技术站上时代浪潮


光子芯片将爆发巨大潜能


伴随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对信息处理速度和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光子作为信息载体可以指数倍提升信息传输速度及传输带宽。


可以预见,光子取代电子的趋势,光电子芯片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整个信息产业的基石,是中国芯片发展必须力争的新赛道。


相对于电子驱动的集成电路,光子芯片有超高速率,超低功耗等特点,利用光信号进行数据获取、传输、计算、存储和显示的光子芯片,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能。


高技术壁垒决定高产业回报


光电子技术中所涉及的材料种类繁多,通过简单模型的叠加难以实现微结构集成。因此,光电子技术的标准化难度更大,光子集成技术的门槛也更高。


这种高技术壁垒也预示着,光子集成技术一旦取得突破实现规模化发展,将带来指数型增长的高产业回报。


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预计,到2023年,全球光子学市场的规模将从2017年的5200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780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0%。


基于光子技术的产品包括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以及垂直集成的子系统。


用于光子集成的关键技术既有上游的基础材料、芯片设计制造技术,也有封装测试技术以及系统集成能力。


光子技术不仅是光通信设备、数据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数据中心、超级计算、物联传感、人工智能等的关键基础,同时,它也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领域中。


最近,华为公开了一项光芯片的发明专利,这意味着,国内将有可能摆脱光刻机的限制,在芯片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面对美国的限制,华为押宝光学芯片,这可以说是步险棋,但是华为成功了,在光子芯片领域,华为走到了行业前列。


最近,华为又公开了新的专利,这次的专利是在光子芯片领域,包括基板、包层等而且还有光学芯片的生产方法。


目前,在传统芯片领域,3nm、2nm制程工艺也都在研发,制程工艺不仅接近物理极限,而且制造难度、设计成本也都呈指数级增长趋势,所增加的成本很难被市场消耗,所以商业芯片领域或许将迎来一个新时代。


AI芯天下丨分析丨政策+资本助力,光子技术站上时代浪潮


技术前景带动产业投资


光子技术带来的超预期产业效果不仅吸引了业内厂商,同时也激发了产业资本的极大兴趣。


同时,国家对光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政策也明确给出了发展目标:中国光电子器件发展五年路线图(2018-2022)显示,2022年中低端光电子芯片国产化率要超过60%,高端光电子芯片的国产化率突破20%;


2022年国内企业占据全球光通信器件市场份额的30%以上,有1家企业进入全球前3名。


政策加持下,资本与企业纷纷抢攻这一领域。苹果、华为、英特尔、思科、IBM等国际巨头纷纷布局光芯片,国内市场也培育出了一批在细分产品领域实现突破的光芯片/光器件供应商。


目前,奇芯光电、源杰半导体、鲲游光电、鲁汶仪器、曦智科技、阿达智能、橙科微电子、锐思智芯、芯声智能、本源量子、洛微科技、赛富乐斯等在内的90余家半导体企业正在参与其中的各个环节。


面临光子时代的技术挑战


在芯片行业,中国的整体水平暂时落后于人。


而在诸如光学传感、生物光子和消费光子等新兴领域,中国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差距较小,呈现出群雄逐鹿的态势。


因此,光子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


所以中国必须要攻克的就是以核心芯片为代表的核心技术,这是中国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光电领域也是如此,中国本土也具备了较为完整的设备和模组产业链,但是上游的光电芯片主要依赖进口,国产替代前景广阔。


对于芯片领域的初创企业来说,“投入大、成长慢、风险高、体量不足”等情况是困扰其早期融资的主要问题,让众多投资者望而却步。


但芯片是新兴技术的重要基础,包括物联网、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在内的众多产业都是以芯片为核心的,芯片产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关键。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