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斥资16.33亿元,宝马中国收购华晨“中华”品牌

斥资16.33亿元,宝马中国收购华晨“中华”品牌

发布时间:2021-08-31作者:小王子

华晨集团历经9个多月的破产重组终于有了最新进展,8月31日上午,华晨集团等12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召开了第二次债权人大会(下文简称“华晨二债会”)。在华晨二债会上,包括宝马中国收购“中华”汽车品牌等三项议案已经全部通过。


据悉,宝马中国将以16.33亿元人民币收购“中华”汽车品牌。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11月20日,“中华”汽车品牌生产相关部分资产为12.33亿元,这相当于宝马中国花费4亿元购买生产资质。



宝马中国收购中华品牌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早在华晨集团于今年5月20日开始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时,宝马集团旗下间接全资子公司宝马(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不久后便正式向管理人报名,表明收购意向。


对于此次收购中华品牌,宝马中国回复媒体称:“我们希望以实际行动支持华晨集团的重组,并致力于进一步拓展我们在辽宁省的业务,我们希望使用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现有的生产能力。”另外,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华汽车品牌上述资产将用于生产宝马相关产品,此后中华品牌将不复存在。


曾经让其他国内车企羡慕不已的华晨汽车,如今以破产重组收尾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事实上,华晨汽车也有过自己的辉煌。1988年,华晨汽车前身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七年后,成立于1992年的华晨中国接管金杯汽车。金杯汽车通过与丰田合作,很快在客车市场打开局面。自1997年开始,华晨金杯在轻型客车领域连续六年位列全国第一。


2000年,华晨汽车正式推出“中华”牌轿车,成为自主品牌的中高档轿车。2003年,华晨汽车与宝马汽车达成合作,双方各出资50%成立华晨宝马。此时,华晨汽车手握金杯、中华以及华晨宝马三个品牌,在国内商用车领域和乘用车领域都取得不错的成绩。


2005年12月,时任大连市副市长的祁玉民临危受命,前往沈阳接手已经连续三年亏损的华晨汽车。祁玉民上任后,通过发动价格战给病入膏肓的华晨汽车下了一剂猛药。



数据显示,2006年华晨汽车的年度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71.4%;2007年,华晨汽车集团整车销量再次实现大幅增长,年度销量突破30万辆,同时华晨汽车实现扭亏为盈。


此后,价格战的负面效果开始显现,华晨中华的品牌价值迅速贬值。同时,薄弱的技术积累、不进反退的产品品质等问题使得华晨自主品牌业务逐渐步入困境,销量急剧下滑。数据显示,2018年,华晨金杯全年销量为2.14万辆,同比下滑0.46%,中华品牌全年销量仅为6.78万辆。


同年,宝马汽车以36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华晨宝马25%的股份,华晨被视作排名第一的失败者。此后,华晨汽车的发展举步维艰,一步一步走向破产的边缘。2020年,已经退休一年的祁玉民因违纪问题被调查;今年6月,祁玉民被以涉嫌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等被逮捕。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