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AIoT芯片龙头净利润逼近翻倍 瑞芯微“吐槽”缺芯限制业绩发挥

AIoT芯片龙头净利润逼近翻倍 瑞芯微“吐槽”缺芯限制业绩发挥

发布时间:2022-03-22作者:智汇闻

面对半导体行业上游晶圆代工厂产能紧缺,芯片设计龙头企业同样需要支付高昂成本。AIoT领域芯片设计龙头公司瑞芯微(603893)最新披露的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净利润再创新高实现约6亿元,同比增速接近翻倍;另一方面,为了锁定产能,去年公司向供应商预付货款大幅增长。

瑞芯微表示,成熟制程产能供应偏紧可能持续到2023年下半年;不过对于公司而言,2022年供应将同比大幅缓解。

产能供应拖后腿

3月21日发布的年报显示,2021年瑞芯微将实现营业收入27.19亿元,同比增长45.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88.07%;公司拟向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5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3.55亿元。

不过,瑞芯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接近一半。据介绍,系预付供应商货款增加所致。进一步来看,期末公司预付货款达到1.16亿元同比增长近10倍,另外,其他应收款从上年期末141万元增至去年期末2481万元,同比增长16.51倍,公司指出主要系支付加工厂预定产能保证金所致。

为了应对产能紧张,瑞芯微还增加了存货,期末达到4.74亿元,同比增长96.06%,与应收账款增幅基本同步。

对于2021年取得的业绩成果,瑞芯微也吐露了“遗憾”:公司业绩取得大幅增长,但是由于全年供应链的结构性缺货,大大限制了营收增长,部分主销产品全年供应仅仅满足不到一半的需求。由于需求的快速增长受限于供应,公司某主要供应商2021年全年只提供2018、2019、2020三年平均产能供应的约70%,给公司报告期内的增长“拖了后腿”。

从市场表现来看,瑞芯微股价截止去年7月底,累计涨幅翻倍,最高达到185.98元/股,但随后波动下行,从去年11月下旬以来,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超过35%。3月22日开盘后,截至记者发稿公司股价下跌1.23%。

去年第四季度末,第二大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大基金”)减持瑞芯微125万股,持股比例降至10.82%;相比,有“半导体基金”之称的银河创新成长新进成为第七大股东,持股3.46%。

面对年初以来电子板块持续波动,银河创新成长基金经理郑巍山日前向媒体表示,科技板块的波动性一直较大,半导体产业链依然是科技最好的投资领域之一;未来板块内大概率存在分化,需要深挖个股,并放低对行业趋势性机会的预期。

芯片设计企业谨慎涨价

供应链紧张,需求旺盛背景下,半导体设计行业具备大幅涨价的条件,但瑞芯微在涨价上保持“慎重”。瑞芯微表示,2021年全年公司的经营是在这缺货主旋律下展开的,但公司是一个平台型公司,终端客户量庞大,公司与客户长期维持共存共赢的生态关系;公司涨价仅为冲抵上游成本上涨,维持均衡的毛利率在40%左右,不为赚短期的利润而过多涨价。

报告期内,瑞芯微实现主营业务较上年同期增长45.91%,相比,主营业务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47.13%,高于营收增速,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50个百分点。

为了应对近两年的行业供应链紧张,瑞芯微逐步开始在多个工艺制程上布局,主要工艺制程均衡规划布局在22nm、14nm/12nm、8nm/7nm等,以应对未来由于半导体产业链长、近几年地缘政治的变化以及行业波动带来的供应链的诸多不确定性。

瑞芯微预计,预计2022年总体经济偏冷,但是AIoT总体市场规模预计可增长20%以上。根据IDC的数据与预测,2019年全球AIoT市场规模达到2264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达到482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28.65%。芯片的整体供应仍然偏紧,成熟制程如28nm及以上制程的产能过去几年投入有限,而且从投入到形成有效产能需2年以上,所以成熟制程产能供应偏紧,可能持续到2023年下半年;但是相对于瑞芯微,2022年的供应即使成熟制程也将比2021年大大缓解。

发力机器视觉与汽车电子

作为AIoT行业龙芯片设计龙头公司,瑞芯微主要产品智能应用处理器芯片,是SoC芯片的一种,属系统级的超大规模数字IC。在AIoT的百行百业中,公司选择以机器视觉和汽车电子作为公司AIoT的核心支柱产业。

2021年,瑞芯微推出高端智能视觉处理器RK3588,并启动研发新一代智能视觉处理器项目,定位于机器视觉规模最大的主流赛道。在车用芯片方面,去年1月公司推出了首颗通过AEC-Q100车用可靠性标准测试的芯片RK3358M,目前已经在认证的过程中,即将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AEC-Q100测试;另外,新款高性能处理器RK3588也将进入汽车电子领域,针对高性能智能座舱的应用。瑞芯微机器视觉处理器也已在不同种类汽车的DMS、DVR系统中得到应用。目前,公司已形成高中低多档次、不同性能的车用处理器解决方案,涵盖乘用车、商用车等领域的应用。

去年瑞芯微投入的研发费用为5.6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0.63%,同比增长约五成。今年公司将加大机器视觉领域投入,进一步扩宽客户面,特别是加强和各类头部客户的合作,争取在机器视觉市场获取较好的市场份额;另外,公司将加快车载产品的市场布局,在智能驾舱、智能中控和视觉产品上力争明显销售增长,并加强在汽车领域的技术和客户积累,进一步扩宽车载产品线。

人才也是制约半导体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瑞芯微指出,公司以目前不足千人的规模应对需要数倍人员的产品、产业发展要求。随着近年来国内半导体市场的需求快速增长,以及国内IC设计公司数量迅速增加,人才缺口巨大,半导体行业的人才薪酬呈指数上涨。

作为应对,瑞芯微从上市后推出从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形成“薪资+奖金+福利+股票”的综合薪酬体系,第一期激励下员工股权激励取得的收入平均已达其全年收入的50%,形成在同行业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另外,公司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入手,与高校深度合作,成立“瑞芯微研究生班”,让一线的资深工程师参与到高校集成电路研究生的培养中,缩短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的培养周期。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