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重磅!氢能产业顶层设计落地,万亿新赛道呼之欲出!

重磅!氢能产业顶层设计落地,万亿新赛道呼之欲出!

发布时间:2022-03-24作者:智汇闻

为促进氢能产业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 《规划》),提出了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各阶段目标:


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


到2030年,我国氢能产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我国氢能产业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介绍,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围绕氢能制、储、输、用各关键环节以及氢安全和公共服务等,《规划》提出了四方面任务:一是构建氢能产业创新体系。二是推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稳步推进氢能示范应用。四是完善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王翔表示。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认为,期盼已久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终于发布,为我国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这对我国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发布


氢能产业发展紧扣“双碳”目标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是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N”之一,全面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首先,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与电能类似,是常见的二次能源,需要通过一次能源转化获得;不同之处在于,氢能的能量密度高、储存方式简单,是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理想选择,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提供了解决方案。随着燃料电池等氢能利用技术逐渐成熟,氢能-热能-电能将实现灵活转化、耦合发展。


其次,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氢能具有清洁低碳属性和跨界应用潜力,可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等领域,同时也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优质替代能源,通过广泛推广氢能在用能终端应用,将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认为,发展氢能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积极作用,目前虽然我国现有氢气供应体系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全球第一,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规划》明确,要紧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创新引领、自立自强,安全为先、清洁低碳,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稳慎应用、示范先行”基本原则,推动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欧阳明高表示:


一是坚持绿色低碳路线,主攻可再生能源制氢,牢记发展氢能的初心使命。


二是坚持创新引领、自立自强,实现氢能科技新突破。


三是坚持安全为本、示范先行,探索科学合理的产业生态。


四是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遵循新兴产业发展规律。


我国氢能产业要形成高效完备的产业链


《规划》提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基本原则:


1、创新引领,自立自强。积极推动技术、产品、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集中突破氢能产业技术瓶颈,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2、安全为先,清洁的多元制氢体系,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严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氢。


3、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氢能利用的商业化路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产业规范发展。


4、稳慎应用,示范先行。统筹考虑氢能供应能力、产业基础、市场空间和技术创新水平,积极有序开展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示范,避免一些地方盲目布局、一拥而上。


王翔分析,我国氢能产业要形成高效完备的产业链,关键是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坚持《规划》提出的“创新引领、自立自强”原则,围绕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准确把握产业创新发展方向,聚焦短板弱项,适度超前部署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项目,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建立健全更加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氢能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力。但是,统筹谋划、整体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既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也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能源供给端


氢能与电能类似,长远看将成为未来清洁能源体系中重要的二次能源。一方面氢能能量密度高、储存方式简单,是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理想选择,通过“风光氢储”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提供解决方案。一方面随着燃料电池等氢能利用技术开发成熟,氢能-热能-电能将实现灵活转化、耦合发展。


二是能源消费端


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从生产源头上加强管控,严格限制化石能源制氢、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赋予了氢能清洁低碳这一关键属性。扩大清洁低碳氢能在用能终端应用范围,有序开展化石能源替代,能够显著降低用能终端二氧化碳排放。 


三是工业生产过程


氢气是重要的清洁低碳工业原料,应用场景丰富。例如,作为还原剂,在冶金行业替代焦炭;作为富氢原料,在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煤制油气等工艺流程替代化石能源等。“通过逐步扩大工业领域氢能应用,能够有效引导高碳工艺向低碳工艺转变,促进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王翔表示。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