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22 工业互联网创新 TOP50企业

2022 工业互联网创新 TOP50企业

发布时间:2023-01-06作者:Doris




充斥着机器的轰鸣声与电焊刺鼻味道的工厂图景,是大部分制造业的 " 亲身经历 "。如今,工人从窄小而昏暗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只需点击屏幕,就可指挥监控工厂的生产,透明化生产线、" 黑灯工厂 "、工业机器人等的出现使得传统工厂脱胎换骨。工业设备连得上、生产流程看得清、安全管理控得稳——这是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国制造的缩影。

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入新周期,作为实体经济的基础,制造业整体上还存在数字化程度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挑战、数据价值挖掘不充分等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互联网持续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其由 " 以建为主,示范带动 " 转向 " 以用为主,以用促建 " 的新阶段。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融入 45 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超万亿元,我国已建成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 150 家,工业设备连接数量超 7900 万套。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上,工业互联网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的成果。同时,其创新发展的趋势也在与 5G、AI 的结合上效果显著。

5G+ 工业互联网

一般来说,智能制造有三种范式:一是数字化制造;二是数字化、网络化制造;三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制造强国对标工业化,数字中国则对标信息化,因此对智能制造而言,没有 5G 与工业互联网的结合,就没有真正的工业大数据,所以 "5G+ 工业互联网 " 是推进智能制造的关键支撑。

在 2022 中国 5G+ 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我国 "5G+ 工业互联网 " 创新发展进入快车道,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 5G 独立组网网络,5G 基站数量超过 222 万个,全国在建的 "5G+ 工业互联网 " 项目超 4000 个。在制造的环节中,产品作为制造活动的对象,承担着价值创造的核心,而 5G 的应用则进一步推动产品的数字制造向智能网联制造、装备工业大脑的方向前进,围绕着产品建成的企业内部系统集成、企业外部系统集成以及动态系统集成,"5G+ 工业互联网 " 将结束传统工业领域固有的制造特征,从而更具备创新性与灵活性,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得力于政策的持续推进、技术攻坚以及行业的融合应用,5G 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已经从生产的辅助环节向控制中心环节加速迈进,并培育了一批 5G 全连接工厂。这一先进工厂利用以 5G 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打造新型基础设施,形成生产单元广泛连接、信息运营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充分利用、创新应用高效赋能的先进工厂。去年 9 月正式发布的《5G 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规划指出," 十四五 " 时期将建成大约 1000 个全连接工厂。

此外,5G 加速向各生产领域的推广,将带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日益成熟与融合应用。

AI+ 工业互联网

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知识图谱 ...... 人工智能技术在不断进行规模化应用的过程中持续推进,作为一项在各行业持续榜上有名的战略性技术,AI 在制造业全产业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I+ 工业互联网 " 通过在工业互联网的架构基础上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数据价值与效能提升。以深度学习与算法为核心,AI 技术可以采集大量数据信息,对工业问题进行推理和仿真,强化 AI 感知、交互与决策,帮助负责人作出更好的形势判断,同时还可以规避产业链供应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就制造流程而言,AI 赋能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全过程,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各类工业机器人也将在 "AI+ 工业互联网 " 的应用下向强智能化、强工艺化方向发展。

去年 8 月,百度智能云开物工业互联网平台 2.0 发布。凭借飞桨、智能交互、自研芯片等软硬件优势,百度打造出以工业智能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并提供了 AI+ 工业互联网的落地案例。在苏州常熟的东南相互电子的车间内,针对传统 PCB 检测通常使用 AVI 机进行产品质检,容易因过于敏感出现大量过杀现象,导致大量 " 假点 " 出现的难题,百度 AI 技术辅助机器视觉监测方案通过 AI 学习检验工人的复核经验,从而形成相应的标准 AI 模型,并将该模型装置在产线上。由此,AVI 机检验完成的产品,便会被 AI 模型进行自动识别和复判,从而在几秒钟内判定产品是否异常,大幅降低报废成本。

智改数转是制造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 云智一体 " 深度融合的 " 中国智造 " 正在转向规模发展关键期。

结语

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创新正酣。一个行业是否为蓝海并不是决定企业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只要发挥创新思维,打造差异化优势,进入红海也能够赢得主动权。否则,即便身处蓝海也会走向边缘,变得 " 泯然众人矣 "。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