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聚链成群 瞄准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力

聚链成群 瞄准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力

发布时间:2023-04-09作者:Doris

在咸阳、渭南、杨凌、宝鸡之后,陕西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观摩团走进西安和铜川。


从铝电解质到碳酸锂——年产2万吨锂材料一体化项目助力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铝合金型材生产到精密零部件加工——年产8000万只精密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拉长当地铝产业链;从钢材到矿用整车——三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以下简称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带动机械制造产业升级;从硅到硅单晶抛光片——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补足陕西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两地展示的项目让参观者印象深刻。


这些项目有共通之处:聚焦先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发展方向,深度融入陕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以及供应链,聚力攻克“卡脖子”技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壁垒……这背后,是陕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瞄准万亿级产业集群蓄势发力。


数智赋能 做优做强制造业“家底”


在位于西咸新区的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生产车间,与传统制造类企业抬头就能望见一群人的热闹场景不同,高度自动化生产决定了这家企业生产车间的别样风貌——约30多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厂房内,10多棵棕榈树挺立在中央,树下是一池红色锦鲤。在厂房通道一侧,长百米的掩护梁焊接岛,焊接机器人挥舞着“手臂”、火花四溅,AGV(自动导向车)来回穿梭运送物料,生态与智能在这里交相辉映。生产线上运用智能制造生产工艺,工人通过数字系统可以随时掌握生产动态,下料、结构、涂装、总装等所有的生产工序都可以一气完成,所有数据均可追溯。


“在西安建设这个产业园,集三一集团目前在国内建立的所有生产基地数智化成果,智能化程度最高。数智化、电动化、国际化一直是三一集团的转型方向,而陕西有丰富的科教资源。”三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志超说,另外陕西是煤炭生产大省,三一集团生产的矿用机械产品在这里有广阔的市场,同时,陕西具有辐射西北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先天区位优势。


3月30日,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首台产品——宽体自卸车试制下线,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项目建成全面达产后,将带动工程机械上下游产业在西安聚集发展,对陕西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态集群、构建工程机械行业产业链协同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陈志超说。


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是近年来陕西以智能化、数字化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向高端迈进的一个缩影。


为实现农产品在田间地头就能冷链存储,陕西果业冷链新材料有限公司在铜川投建国际智能冷链新材料产业链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绿色节能、智慧低碳的冷链产业链综合示范项目,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制造业作为陕西的支柱产业,对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一个个大项目大企业在陕西落地见效,将不断夯实陕西制造业“底座”,推动全省制造业迈上新台阶。


锻长补短 产业链上开新局


一边是招大引强,快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一边是围绕陕西2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铜川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年产8000万只精密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令观摩团印象深刻。“陕西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全国第一,精密零部件加工领域潜力巨大。铜川是陕西汽车产业链支点城市,依托铜川的产业优势,我们与当地上下游企业建立配套合作,在陕西新能源汽车和精密零部件加工产业领域深耕。”陕西未来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来造)董事长张博向观摩团介绍,“项目一期预计今年底全部建成。”


引进未来造,是铜川“蓄意而为”,也是铜川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的一个典范。


铜川拥有良好的铝产业发展基础。2022年,铜川铝及铝合金产业链规上企业产值超过100亿元。但当地铝产业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以铝及铝合金为原料的精密零部件加工产业领域一直是空白。


未来造落地后,迅速与铭帝集团、陕西达美轮毂等当地铝型材加工企业、铝合金轮毂研发生产企业建立配套合作。


以项目为线,串起产业链上下游,推动传统产业与前沿技术、跨界创新“高位嫁接”形成“新制造”。铜川海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建的年产2万吨锂材料一体化项目就是如此。


“立足铜川资源禀赋,配套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我们在铜川布局了以铝电解质中提取碳酸锂为技术路径的锂材料生产项目,主要生产工业级碳酸锂和高效精制电池级碳酸锂。”海越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佳说,项目产业规模、产能目前都是全国最大的。


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在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下,极大带动了与之相关的配套企业竞相发展,不仅完善了产业链条,更加速了产业集聚,陕西在筑牢制造业“家底”的同时,还在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加快打造新的增长引擎。


聚链成群 “奋进陕西”蓄势腾飞


西安、铜川重仓布局先进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势头正猛,这是当前陕西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的最佳写照。


在位于西安高新区的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施工建设现场,脚手架林立,钢管碰撞声不绝于耳,厂房正在“向上生长”,蔚为壮观。项目执行总指挥蔡培锋说:“二期项目厂房将于本月中旬封顶,年内投产。项目满产后,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一期+二期)集成电路用硅片月产能将达100万片,生产规模进入全球前六,不仅补足陕西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还将提升我国半导体硅材料产业技术水平和半导体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


在位于西安高新区的年产12GWh新型动力电池扩产项目,1号、2号、3号厂房已经投入生产,12栋钢构厂房正在内装。


在西安市阎良区航空供应链基础配套项目—部件装配集成交付中心,11栋单体建筑雏形已具,预计9月全面建成。“这是全国唯一大飞机全产业链服务配套的集成交付平台。”阎良区发展改革委主任高强胜说,“中航西飞公司引进建设这个项目,将‘牵引’大飞机供应商就地配套,实现‘门对门’交付,为航空产业靶向招商、链式集聚打开了全新窗口。”


……


从精密加工到智能冷链,再到新型动力电池、集成电路用硅片,一个个落子开工的重大项目,正催生陕西制造业发展强劲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2023年陕西643个省级重点项目中,先进制造业项目数量最多,占比最大。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在全省全速推进。


企业发展从“单兵作战”变成全链推进,产业发展从“单体突进”迈向产业集群崛起……全省上下按照“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大抓项目、大抓投资、大抓发展,开启新一轮发展和赶超。


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陕西正在聚链成群,着力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一个鲜活澎湃的“奋进陕西”正蓄势腾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陕西篇章。(记者 王向华 杨晓梅)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