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共探未来——从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看AI发展新动向

共探未来——从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看AI发展新动向

发布时间:2025-07-31作者:朝言

7月26日至29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及相关展览在上海举办。这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盛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汇聚全球顶尖智慧,展示前沿技术,探讨治理之道。


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国家重大战略。202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上海要总结好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等成功经验,加大探索力度,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产生示范效应。


从“大模型”到“科学智能”,从“AI+制造”到“具身智能”……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千行百业、改变世界。这场AI盛会背后,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崛起,是上海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拼搏姿态,更是人类对未来智能世界的共同期许。


高端化:未来时成进行时

走进大会现场,仿佛踏入未来世界:人形机器人打起了“拳击比赛”,机器人化身便利店店员,机器狗自动捡垃圾……


人形机器人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现场进行格斗动作展示


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3000余项前沿展品集中亮相,涵盖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其中100余款重磅新品“全球首发”“中国首秀”,规模创历届之最。


“过去谈AI是‘未来时’,现在是‘进行时’。”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介绍,上海已成立全国首个专业化语料运营平台,成品语料超1800TB。在构建全链开源生态方面,累计开放4200亿Token文本和1TB视频图文数据,进一步降低人工智能创业门槛。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现场,参观者在观赏一款可用于零售、工业等多种场景的机器人


产业落地同样迅猛。徐汇“模速空间”聚焦模型生态,周边集聚500余家“AI+”企业;浦东“模力社区”瞄准具身智能和垂类应用,集聚AI企业近200家。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全市规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增长65%,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AI还在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且并非孤立发展,而是与人类协同进步。”上海稀宇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闫俊杰说,人工智能具有多重价值,作为更强的生产力,能高效完成数据分析、领域进展追踪等工作;作为更好的创意来源,可快速生成各类IP形象、降低视频制作成本与时间。


产业化:金点子变金钥匙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让金点子变成金钥匙,怎样解决“技术很酷、转化很难”的创新困局,是所有科研人员、从业者和投资界的共同思考。


参观者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现场中国南方电网展区拍摄“悟空”带电作业机器人


本届大会期间,由南方电网公司承办的“‘AI+’电力创新发展”专题论坛上,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领域电力方向)对外发布,将联合电力行业上下游伙伴,共同打通电力人工智能领域技术成果从研发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在今年大会上,200余个初创项目直面百家投资机构,算力、语料等功能性子基金精准“输血”,形成“实验室—孵化器—产业链”的全周期支持。


专业更体现在细节:会上,中国科学院发布的“磐石·科学基础大模型”依托1.7亿篇文献构建知识地基,以往需要3至5天才能完成的文献调研工作可缩短至20分钟;承担本次大会部分接驳服务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已为全球用户提供超过1100万次出行服务……


这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模速空间”外景


如果看前途,就一定要看来路。


2018年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时,中国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仅一年多。规划提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


如今,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特征更加明显,已经开始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这背后,是国家战略的支撑、市场活力的迸发,以及无数科技工作者“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坚持。


年轻化:生力军成主力军

20世纪80年代,物理学家费曼埋下一颗种子,提出量子计算机构想。


40多年后,这颗种子已长成参天大树——“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处理量子随机线路采样问题的速度,比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千万亿倍,给未来更多实际问题的求解提供了可能性。


思想的碰撞往往从提出问题开始。当机器开始“思考”,人类将如何重新定义知识边界与创新范式?


本届大会上,一批“95后”“00后”科研新锐开始崭露头角,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大会还特别设立了“科学之问、数学之问、模型之问”三大前沿议题,为年轻人提供更大的创新对话平台,研讨生命科学、新AI架构、AI与数学融合等前沿问题。


这是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由青年科技工作者参与的“青蓝对话”活动现场


此外,大会设置的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吸引全球240个项目参评。青年优秀论文奖征集论文近200篇,投稿作者平均年龄29岁,博士及在读群体占比达79.4%,彰显青年的创新潜力。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年轻一代正从人工智能创新的生力军变成主力军。


为培育新生力量,上海动作频频:组建上海创智学院,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组建创业团队;推动14所高校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19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在互动体验区,一群学生正与大模型“对诗”,引得路人驻足赞叹。这种“与AI共成长”的场景,恰是这一事业“年轻基因”的鲜活缩影。这一代年轻人,无疑是“AI一代”。


国际化:强合作到惠全球

7小时生死线大语言模型,与灾民无障碍沟通;AI赋能教育跨越国界,让文化传承触手可及;智能化技术养殖助力增产增收,让农户鼓起钱袋子……


本届大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中国智·惠世界(2025)》案例集,以中英双语图文结合的形式,集纳了全球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中的部分宝贵成果,通过一个个中国AI与世界共同成长的鲜活故事,展现了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中从强合作到惠全球的有益探索。


作为中国人工智能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位嘉宾参加,包括12位图灵奖、诺贝尔奖等国际顶尖奖项得主,80余位中外院士,以及200多位产业大咖。


参观者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现场和一款机器狗互动


值得关注的是,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大会还发表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愿共享发展经验和技术产品,帮助世界各国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加强能力建设,让人工智能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球。


当国际大咖、企业高管和青年新锐围绕大模型进化、具身智能、量子计算等热点话题开展交流,当越来越多的国际顶尖人才汇聚上海……会场内外,共识更加明确:无论科技如何变革,人工智能都应当为人类所利用、为人类所掌控,朝着向善普惠的方向发展。


正如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所言:“当前AI技术集中于少数国家和企业,需全球携手确保AI技术红利惠及所有国家与群体。”


当全球智慧在上海交汇,属于人工智能的故事,正在黄浦江畔不断续写新的传奇。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