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圆满落幕,一起回顾这些企业的亮点产品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圆满落幕,一起回顾这些企业的亮点产品

发布时间:2025-08-13作者:光光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2025)以“让机器更智慧,让具身更智能”为主题,汇聚全球顶尖企业,展出1500余件创新产品,其中100余款为全球首发,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数量达50家创历史新高。



5万平米的展馆内,科技脉动震彻全场!展厅中人潮聚成热流,满场热忱漫过展台胜过一场灿烂的盛夏。在这场十年的里程碑盛会上,企业以硬核技术重塑生产力边界,向世界展示机器人最新技术突破。



ABB:自主多功能机器人开启“无编程时代”

ABB OmniCore™控制柜驱动三台IRB 1300机器人完成玻璃杯高速协同操作,路径精度0.6毫米,速度提升25%、能耗降低20%。其革命性“Follow me”系统通过AI动作建模,让机器人模仿工人打磨动作,省去传统编程步骤,助力中小企业快速部署自动化产线。全新PoWa协作机器人系列则覆盖六种负载,以轻量化设计适配焊接、上下料等高柔性场景。



越疆机器人:定义“人形生态”平台级未来

DOBOT AtomⅡ人形机器人化身“爆米花店员”,指尖压力传感器精准感知杯身重量,在狭窄空间完成柠檬茶制作与递送。越疆首席科学家郎需林提出:“人形机器人将重演智能手机生态路径——硬件先行,软件分层,最终形成开放协同的具身智能生态系统。”其自研关节模组与闭环控制系统,为工业、家庭场景提供可量产的“智能体”基础。



阿尔勃特:自然语言驱动多机协同革命

观众一句“搬运红色箱子至A区”,即可触发阿尔勃特空间智能系统的多机协作:视觉识别、机械臂抓取、AMR运输全流程自动执行。其大模型智能中枢将自然语言指令实时转化为机器人动作序列,无需编程基础,推动柔性产线向“零代码操作”进化。



天链机器人:超强关节扭矩破局工业落地

人形机器人T1 Ultra以360Nm髋关节扭矩(行业平均3倍)举起重型汽车零件,32个自由度赋予类人灵活性。其CW系列复合机器人融合双臂协作与自主导航,在物流仓演示中独立完成货架分拣、跨楼层运输,打破“一机一岗”局限,构建柔性生产单元。



高擎机电:模块化足球机器人颠覆运动控制

Mini Pi+足球机器人以“无手胜有手”引发惊叹:头部视觉定位、腿部全向轮驱动、身体集成控制中枢,在动态避障中精准射门。其模块化架构支持机械臂快速拓展,为教育、科研提供高性价比开发平台。



新松:双臂协同精度挑战人类极限

智能类人双臂平台以±0.05毫米重复定位精度完成饮水机接水全流程,多模态大模型实现“脑-眼-手”协同决策。轮式人形机器人“松羿”则通过视觉深度学习,在仓储场景中自适应混码料箱,独创斜靠堆叠技术提升垛型紧密性30%。



安川首钢:AI视觉焊点检测提速百倍

“YSR+AI”系统用摄像头扫过汽车零部件,1秒内检测数百个焊点/螺孔,准确率超人工质检10倍。传统产线需2小时的全车检测,在此压缩至3分钟,为汽车制造业提供“零漏检”解决方案。



库卡(KUKA):800公斤重载搬运改写工业极限

KR FORTEC ultra-2-KR 800 R2800-2机器人以3700毫米超长臂展与800公斤负载能力,覆盖冶金、航空等重型场景。模块化结构支持250公斤抓手与650公斤托盘快换,码垛模式突破传统单机负载上限,为汽车底盘搬运设立新标杆。



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征服复杂地形

Unitree A2四足机器人仅重37公斤,却以5米/秒速度奔跑于碎石坡地,攀爬1米高障、承受成人背部跳跃冲击。其抗压结构与20公里空载续航,为能源巡检、山地救援提供“全地形移动底座”。



ELMO:100微秒级运动控制刷新行业精度

新一代Titanium Maestro运动控制器实现100微秒EtherCAT循环周期,通过四核1.9GHz CPU驱动16轴协同控制,为手术机器人、精密制造等场景提供毫秒级响应能力。其经典产品Gold Twitter伺服驱动器仅重18克,却可输出5500W峰值功率,成为优必选、宇树等人形机器人的“关节动力心脏”。氮化镓技术的Titanium Castanet双轴驱动器更在100V电压下实现2.4kW连续功率,突破低电压应用极限。



埃斯顿:无代码编程重构工业柔性产线

第二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 02亮相,通过在线学习持续拓展技能库,可自主完成螺丝锁付、质检巡检等精细化操作。其升降码垛解决方案采用无代码图形化编程,用户通过动画定义垛型,3分钟完成部署;独创斜靠堆叠技术提升垛型紧密性30%,模块化底盘支持产线灵活转场。同期展出的ER220-2700点焊机器人专为汽车白车身设计,焊点精度达±0.1mm,助力高智能焊接产线落地。



傅利叶:触感交互开启“有温度的科技陪伴”

首款全尺寸陪伴机器人GR-3以“功能之上,有爱如初”为核心理念,采用超跑级柔肤软包材料与莫兰迪暖色调设计,引发观众主动拥抱互动。其全感交互系统集成31个触觉传感器、4麦克风阵列与RGB摄像头,通过“双路径响应机制”实现情感化反馈:单一指令触发即时动作,多次交互则启动大模型生成复合应答。在养老场景演示中,GR-3可检测跌倒并一键呼救,续航达7×24小时。



优必选:群体智能锻造“永不停机生产力”

五大人形机器人矩阵惊艳全场:Walker S2全球首创3分钟热插拔换电技术,双电池平衡系统确保作业零中断,±162°腰部旋转支持15kg负载极限搬运;Cruzr S2轮式人形机器人融合视觉激光导航,实现亚毫米级操作精度;群脑网络2.0系统调度多台Walker S2与物流机器人协同作业,从物料入库到分拣全流程自动化,开创“分拣智能体+搬运智能体”角色化协作范式。其第五代灵巧手仅重1.2kg,指尖负载达20N,抓握力达10kg。



赛那德:端到端VLA模型攻克开放场景

iLoabot-X人形机器人依托垂直大模型VLA,实现自主学习与技能迭代。在物流演示区,机器人精准识别变形纸袋提环,灵巧手自适应调整握力完成“最后一百米”配送,7自由度机械臂可处理3kg负载复杂任务。其技术核心在于分层“大脑—小脑”架构:上层大模型解析任务,下层强化学习控制器执行细节,支持30分钟连续麻将对战等长程操作。

  


鹿明机器人:50kg双臂负载改写工业力量标准

Lumos MOS具身大力士以50kg双臂负载能力(行业均值2倍)托举标准周转箱,颠覆产线物流人力依赖。更引人瞩目的是LUS2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从倒地到站立仅需1秒,远超行业3-5秒恢复时间,紧急响应能力为救援场景争取黄金时间。其自研关节模组集成行星减速器与双编码器,噪音低于40分贝,触觉夹爪采用0.05mm超微传感技术,突破精密装配极限。



仙工智能:AGI控制器赋能“实战能手”

全球首款一体化具身智能控制器SRC-5000亮相,突破性集成AGI功能,驱动40+自由度轮式人形机器人完成复杂取放操作。现场演示中,机器人通过3D识别相机精准抓取不规则零件,结合主动抗扰算法与2kW/kg峰值关节功率,在崎岖地形保持稳定姿态。其星云系统实现机器人“所见即所得”选型,M4智能管理系统为多机调度提供最优任务分配方案。

  


灵心巧手:百万次抓取寿命定义灵巧新标准

发布第二代DH-5-6触觉灵巧手,指腹与掌心嵌入离子活性层触觉传感器,可感知材质纹理、压力分布及滑动趋势。通过对传动结构优化,抓取寿命突破100万次(行业均值3倍),微型伺服电缸全自研确保抗冲击稳定性。现场演示“夹薯片”“CPU装配”等精密任务,模块化设计支持零改造成本即插即用。



广汽集团:可变轮足重构全地形移动范式

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创新采用可变轮足构型:四轮足模式攀爬越障,两轮站姿高效移动,速度达15km/h且能耗降低80%。搭载自研纯视觉算法FIGS-SLAM与云端多模态大模型,实现复杂指令秒级响应。其载人轮足机器人GoMove同步展出,上下楼梯稳如平地,计划2025年在广州建立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示范区。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人形机器人技术应用的三大鲜明趋势,清晰描绘着产业发展的方向。


趋势一场景落地是核心: 大会发布工业操作、家居服务等“十大潜力场景”。垂直领域深度数据积累成关键,如物流机器人需百万级包裹数据训练方能突破落地瓶颈。


趋势二算力支撑显威力: 算力是机器人发展的基石。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大增43%,2026年更将较2024年翻倍至约1460.3 EFLOPS,强力驱动产业链系统化、集群化升级。


趋势三AI大模型启新篇: AI大模型与智能体技术爆发,正加速“人工智能+”商业化,有望重现“互联网+”繁荣。政策加持下,“人工智能+”创新引领产业进入新爆发周期。


机器人正以“新质生产力”之势重塑生产、生活与社会逻辑。掌握其智慧核心要素,即掌握未来关键。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