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7全球可再生能源现状及投资趋势报告

2017全球可再生能源现状及投资趋势报告

发布时间:2017-06-08作者:智汇张瑜

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了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成为当务之急,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结构调整趋势初步形成。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总干事阿德南·阿明(Adnan Z. Amin)介绍,自2011年以来,全球每年新增发电能力中几乎超过一半都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去年这一比例更是达到创纪录的62%。

最新报告显示,在全球经济实现3%的增长和能源需求持续上升的背景下,来自化石能源和工业的能源相关碳排放却连续3年保持稳定。这首要归因于煤炭用量的下降,同时也受益于可再生能源容量的增加和能源效率的提升。

中国科技部副部长王志刚在6月6日举行的“清洁能源经济转型论坛”上表示,以清洁能源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无疑是正确方向,而且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艾瑞克·海茨表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轮新的变革,全球经济需要寻找新的发展引擎。推动能源革命,实现清洁能源转型,是全球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今,清洁能源为全球贡献了近1000万个工作岗位,投资成本不断下降,早期令人担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已不成问题。不过,全球清洁能源投资下滑,技术研发投入不足,能源价格扭曲等因素,仍将制约清洁能源的发展。

清洁能源最具成本优势

清洁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供给增量的主体,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统计数据,2016年可再生能源领域雇佣了980万余人,其中中国占比最多,为380万人。到2030年,在可再生能源行业工作的人数预计将达到2400万,这不仅抵消了化石燃料行业的就业损失,也成为世界各地的主要经济驱动力。

联合国环境署(UNEP)等机构本月初发布的《2017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可再生能源(不包括大型水电)的发电比重从10.3%上升到11.3%,二氧化碳减排量约为17亿吨。

过去几年,可再生能源价格大幅下降。

在6月6日举行的“清洁能源经济转型论坛”上,阿明表示光伏价格已低于3美分/千瓦时。在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部所在地阿布扎比,中国晶科能源和日本丸红株式会社最新中标的177万千瓦光伏电站,合同签署价格为2.42美分/千瓦时。

阿明预计,未来10年内,光伏发电价格还有可能下降60%,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的发电成本分别再下降35%和25%。

6月7日发布的《2017全球可再生能源现状报告》指出,可再生能源正成为最具成本优势的选择。丹麦、埃及、印度、墨西哥、秘鲁和阿联酋几国的最新交易结果显示,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成本已降至每度电0.05美元甚至更低,较同一国化石能源发电和核电的等效成本更为低廉。

在德国,最新的2个海上风电招标项目获得者的收益也全部来自批发电价,而非政府支持,这同样表明可再生能源可成为最低成本的选择。

早年,清洁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问题曾阻碍了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阿明表示,如今这一问题已成过去式。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可再生能源在其能源供给中占主体地位,但能源系统运作依旧非常灵活。比如德国的可再生能源系统,供电有效性已达到98%。

要想实现这一效果,阿明建议,能源系统要合理配置不同来源的可再生能源,并配备水电、地热、生物质能、光热等可以调度的可再生能源来平衡风电、光伏。

在I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的背景下,还可以建立能源互联网来科学合理地即时调配电力,应对电力系统的波动。再加上储能、特高压输电等技术的不断提升,未来更大比例的清洁能源发电也不成问题。

上述清洁能源的进步使得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再创纪录,去年达到161GW,占全球总新增发电量的62%。

传统能源大国也参与到清洁能源转型的队伍中。俄罗斯正测算其可再生能源潜力,并为该国最大的2GW可再生能源项目招标。沙特阿拉伯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已达500亿美元,该国还计划到2023年要实现9.5GW的可再生能源发电。

研发投入不足制约发展

尽管清洁能源已取得长足进步,但终端用户、能源价格扭曲、清洁能源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等因素,仍将制约清洁能源的发展。

清洁能源行业接下来真正面对的最大挑战在于终端用户。在交通、供暖、制冷及其他工业领域,虽然其能源供给正向电力过渡和更替,但化石燃料仍占优势。

最新报告显示,尽管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和燃料容量新增投资约等于化石能源投资的两倍,2016年可再生能源新增容量投资较2015年仍下降23%。在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为1166亿美元,较上一年下跌30%;发达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投资下降14%,总额为1250亿美元。投资的主要流向仍为风能和太阳能光伏,但如果希望达成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所有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都还需进一步发展。

阿明认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下滑的一个原因是其成本降低,这种下滑是暂时的,长期看可再生能源投资仍将呈上升趋势。

能源价格扭曲也是清洁能源发展遭遇的瓶颈。阿明称,化石燃料的成本中未计入对健康、环境的影响,若将二者计入在内,化石燃料的价格应当是当前的两倍,这扭曲了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和投资。

整个能源行业每年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而2015年清洁能源研发投入只有270亿美元,且多年来一直没有变化。

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Fatih Birol)表示,相比之下,全球最大的三家IT公司研发投入超过400亿美元,比全球清洁能源研发投入多得多,“这非常令人失望”。

比罗尔希望,各国政府能够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研发投资的增加,比如推进国家实验室、研究机构对清洁能源进行更多的研发投资。

与此同时,国际能源署发现,当前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仍然处于次优状态。该机构最新发布的《清洁能源进展》2017年度报告指出,政策已经就技术创新的价值释放了明确的信号,技术创新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许多技术领域仍然缺乏财政和政策支持。

国际能源署追踪的26项关键清洁能源技术中,去年有3项显示出了显著的进步,包括电动汽车、储能、光伏和陆上风电,比去年多一项。

以电动汽车为例,去年全球出售了75万余辆电动汽车,将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提高至200万辆。虽然40%的市场增长率较2015年的70%有所放缓,但仍符合2摄氏度温控目标下的要求。不过,国际能源署警告,2020年中期规划的缺乏使该技术面临重大风险,并将影响到2025年目标。

上述26项关键清洁能源技术中,15项技术取得了一些进步。比如照明,2015年全球居民住宅照明销售中的15%来自于LED,预计2016年将增长到近30%。

8项技术的进展偏离轨道,需要重新采取行动。比如碳捕捉和封存技术(CCS)进展非常缓慢,现有项目每年潜在捕捉量(capture rate)超过3000万吨二氧化碳,但目前认证的CCS项目碳存储量仅930万吨,这意味着碳存储量平均每年必须增长400多万吨。

对此,比罗尔表示,加速清洁能源技术进步能够增强经济能力,提升能源安全,并且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能够应对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人们需要关注所有技术,只关注一种技术会给其他技术带来额外负担,若不关注CCS、建筑等进展不尽如人意的技术,它们将拖累进展显著的技术。

至于国内清洁能源技术还需要哪些政策支持,业内人士建议,要提升对能效技术和项目的政策支持;在机制上,国家层面系统性、战略性布局还有待完善;还要改善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财政部等管理部门条块分割的状态,提升部门间的协调统一力度。

公司简介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于2003年在天津投资成立,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作为中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宜科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器人、食品制药、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宜科为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实施提供自系统层、控制层、网络层到执行层自上而下的全系列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但不局限于云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多年来,宜科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成为中国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当之无愧的践行者。

更多详情>>

联系我们

  • 联系人:章清涛
  • 热线:18611695135
  • 电话:
  • 传真:
  • 邮箱:18210150532@139.com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汇工业版权所有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主办单位:智汇万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3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