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点半,北京环卫集团固废物流公司医废中心工人董金峰驾着医疗垃圾清运车出发了。这是又一次向“疫”而行。[详情]
2020年塑料制品市场分析 废塑料进口全面禁止 塑料制品产量遭遇瓶颈
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新版限塑令——《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塑料制品产量遭遇瓶颈。[详情]
此次疫情短期会对环保企业造成一定影响,但相对有限。[详情]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央企业充分发挥排头兵和主力军作用,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安全有序开展生产经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详情]
医废处置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医废处置效果直接关系着疫情防控的成败。近期,各省市纷纷加大部署力度,保障医废即时处置。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正推动医废处置需求增长。业内人士指出,2020年全国医废产量增幅预计将超过25%。从长远看,医废处置有望成为疫情后加速成长的领域之一。[详情]
尽管地球表面超过70%的面积被水覆盖,但令人沮丧的是其中大多数是不可饮用的。海水淡化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可以帮助获得更多的饮用水,现在两个独立的团队已使用非常不同的机制开发了新型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详情]
能源转型与新一代电力系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我国能源发展改革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能源转型与革命的核心战略目标应是:大力推动能源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一代能源系统,以实现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最高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详情]
2020年0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发改环资〔2020〕8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针对我国目前塑料制品情况作了全面的规定,从塑料的产出、应用、后期处理等多方面作了纲领性规划。这将指引以塑料为标的的新的产业的突起。而从环保和能源的角度考虑,塑料资源化利用是最好的归宿!对土壤、水源、空气都是一件善举,对资源匮乏的中国更是利国利民的善举![详情]
战“疫”是最近一段时间内,我们最为关心的话题。这场与病毒的抗争之战,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把病毒“憋死”在摇篮里,我们也经历了最长的一个春节假期。2月10日开始,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复工返岗,疫情影响下的第二战役也开始打响。[详情]
环保行业投资分析 环保行业正在发生的“混改”可以有效“降杠杆 提效率”
环保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政策主导型行业。我国环保产业实现较快发展,2019年环保产业市场规模1.63万亿元,比2017年增加了20.74%,呈两位数的增长。以下是环保行业投资分析。[详情]
今年春节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多次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和有关专家就网友关心的重污染成因和变化趋势等问题进行了解读。[详情]
战“疫”是最近一段时间内,我们最为关心的话题。这场与病毒的抗争之战,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把病毒“憋死”在摇篮里,我们也经历了最长的一个春节假期。2月10日开始,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复工返岗,疫情影响下的第二战役也开始打响。[详情]
2月11日,工信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明确,在继续做好疫情科学防控同时,稳步有序恢复工业通信业正常生产,稳定物资供应和社会预期,切实降低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详情]
自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一致抗“冠”进入了关键期。除了拼死抗战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全力支援建设“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人员、无私服务在物流补给工作中的服务人员等外,这场疫情和水务行业有什么相关性?重大疫情面前水务行业应该重点关注些什么?应该如何结合自身工作提供保障和支撑?[详情]
随着垃圾分类在各城市的强制实行,垃圾分类已成为一个全民关注的热点,同时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商机。从产业链来看,环卫设备制造、垃圾焚烧发电、厨余垃圾处理和再生资源回收这四个细分领域将是未来垃圾处理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而其中的垃圾焚烧发电和厨余垃圾处理将会是重中之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