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水泥业收获颇丰的一年。需求维持高增长,价格持续攀升,盈利水平不断提升,行业整体向着高质量方向发展。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十三五”期间,我国水泥业加大创新力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行业效益稳步增长。但需要看到的是,水泥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尤为迫切。[详情]
环保标准的新趋势——《纺织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深度解读
今年9月份,生态环境部针对《纺织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业内外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单位涉及多达87家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重点企业。[详情]
今日,最高人民法院定于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行政协议司法解释”)。这部司法解释的发布,旨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在行政协议中的合法权益、推进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府行政治理能力、推进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详情]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全党全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2020年,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新华社《学习进行时》为您梳理今年以来习近平关于三大攻坚战的重要论述,与您共同学习。[详情]
海水淡化技术是一种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将海水脱盐来生产淡水。目前,应用反渗透膜法和蒸馏法是海水淡化市场中的主流。本文设计一种新型海水淡化装置,并通过原理来分析其具体的实现途径。太阳能耦合柴油机余热是本海水淡化装置的能量来源,有效利用了柴油机缸套冷却水的性质实现能量的再利用,积极响应了我国 “节能减排”的号召。[详情]
10月10日,河北省委省政府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全面启动,突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5个督察组将在年底前完成对保定市、定州市、廊坊市、石家庄、邢台、邯郸的督察任务。[详情]
在环境中粒径小于5mm的塑料污染物被称之为微塑料,它们有的可以被人眼察觉,而更多的是不仅难以凭肉眼分辨,机器也很难彻底去除。[详情]
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社会经济迅猛增长的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尤其是河湖污染问题愈加严峻, 严重破影响到水环境平衡。如果缺少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将会危害到生态系统平衡,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文章就河湖污染现状展开分析,就其中的问题,寻求合理的治理对策,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详情]
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统计,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建筑陶瓷企业1265家,137家企业退出历史舞台。全年实现营收2993.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8.09%,实现利润总额176.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57%,销售利润率为5.88%,比去年同期下降0.52个百分点。[详情]
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空气质下降等问题困扰着人类,然而经济的发展需要自然环境的支持,人类用于经济发展的生产资料都来源于自然。因此,人类在认识到环境破坏的危害之后,对如何保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平衡进行了研究,环境工程在此环境下发展迅速。[详情]
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仅可以从根源解决"垃圾围城"现象,还是一种"变废为宝"的节能措施,能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是目前以及未来国内外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向。虽然近几年垃圾焚烧发电发展迅猛,但是在垃圾发电技术设备、垃圾发电政策和垃圾发电厂选址、落址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要引入垃圾分类和垃圾发电之间联系以及5G物联网时代对垃圾焚烧发电的启示。最终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详情]
“创新科技馆”作为历届工博会的重要展区之一,今年依旧亮点纷呈,不但在展览的颜值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参展项目也十分精彩。今年是科创中心建设的深化推进年。紧密围绕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这一目标,上海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作为主攻方向,加强前瞻研究,优化创新资源布局,着力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的战略优势。[详情]
离心机主要是将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或者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制冷、制药、水处理、化妆品等行业。如今,离心机综合性能得到更好的优化,适应性增强,并且设备的耗电量也在降低,更加节能。[详情]
温度对于污水厂来说,特别是北方地区,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参数,如何针对温度的变化,污水厂应该主动采取措施进行运行管理,而不是被动的进行调整,只有了解自然规律,了解微生物习性,才能更好的发挥活性污泥的特性,让污水处理在温度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处理水质稳定达标。[详情]
近年来,随着《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土壤盐碱化、重金属、多环芳烃(PAHs)、 持久性有机物(POPs)污染等角度,分析了环渤海地区土壤污染现状,并对引起环渤海地区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未来环 渤海地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