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某乡镇因水流贯其间而得名,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古镇,镇区规划人口规模5万人,现状建成面积约3.0k㎡。镇区整体地势较低,依托周边外河堤防环绕形成的闭合圈抵御洪水,利用镇区水系汇集雨水至排涝泵站进行排涝,受外河和内河水位限制,常年需要通过泵排入河,无自排条件。[详情]
今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发改委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详情]
目前,用于废水处理的工艺很多,但由于渗沥液的浓度高和成分复杂,对处理工艺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通常而言,垃圾渗沥液的基本处理工艺在充分利用生化处理的经济优越性的原则上,还需将几个不同的处理工艺单元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取得经济和社会生态的双重效益,因为仅仅依靠单一的处理工艺很难达到严格的出水要求或者对产生残余物的再处置要求。[详情]
在刚刚过去的6月,相信很多人对2019第十三届中国广州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的盛况还记忆犹新。此次盛会吸引了来自水环境、大气治理、固废处理、土壤修复、环境监测等各个行业的翘楚参加,中山市星之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产学研销四位一体的环保设备制造商受邀而来,湿电黑烟净化系统、吊装式滤芯脉冲除尘设备、气旋混流废气净化设备三款设备夺人眼球。[详情]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详情]
?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建设试点城市,离不开对各类有机垃圾的系统性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一些企业在对有机垃圾的处理上进行了先行探索,积累出自身的实际经验。 [详情]
滤袋除尘设备属于干式除尘装置,不仅可以捕捉微细粉尘、净化烟气,还可以帮助废气循环利用。在其整个除尘过程中除尘滤袋是最为重要的除尘工具,它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除尘效果,但其成本也略为高昂,更由于长时间与烟气直接接触而容易损坏,所以找出损坏原因并解决是节省成本保证工时的最佳方法。[详情]
刘炳江回应何文波——坚决不允许把环保投入不同的企业放在一起竞争
“我们决不允许把环保水平低、投入少的企业和环保水平高、投入大的企业放在一个环境中竞争,如果有那样的现象,那就是监管工作的失职,是要坚决反对的。”7月13日,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司长刘炳江在2019(第十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上回应钢协党委书记何文波在致辞中提出的观点时强调。[详情]
三聚环保中标西南油气田脱硫一体化服务项目 脱硫业务迎来新增长
近日,三聚环保中标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2019~2020年天然气干法脱硫一体化服务”项目,为该油气田4座干法脱硫场站开展脱硫一体化服务。此次中标,标志着三聚环保天然气脱硫换剂服务和一站式撬装脱硫服务经过示范进入规模推广阶段,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详情]
工业废水来源广、种类多,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工业废水中的成分也变得多种多样。其中的高需氧污染物、有毒污染物使工业废水的特点集中体现为三个方面:高浓度,高氨氮,难降解。[详情]
自提出节能减排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能源转型、清洁能源发展,未来清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将成为发展的重点方向,创新是光伏行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汉能集团,目前已经是全球领先的光伏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详情]
从膜组件角度来看,我国MBR技术滤膜抗污染能力的提升,运行时间清洗周期的延长都是科技人员不断创造的结果,没有发展的化,今天我国的MBR项目就不会长足发展,而是倒退了。组件价格的降低只能MBR技术的成熟,竞争的结果,同时也说明了膜组件产量的提高,从而性价比的提高。[详情]
北京、昆明、巢湖、太湖等重点区域及流域作为环保的推动者,对污水处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TN排放标准从20mg/L(一级B)、15 mg/L(一级A),提升为10mg/L,甚至5mg/L(昆明A标),逐渐向极限脱氮迈进。然而,在当前提标改造的脱氮技术路线中,一些脱氮工艺存在通过碳源增加带来药剂成本的大幅提高,以及场地的增加、复杂的运营维护等诸多问题,尚不具备技术、管理与资本的可持续发展。[详情]
钢铁行业是资源、能源高度密集型的行业,既是消耗大户,又是污染大户,近一半以上的物料投入以废气、固体废弃物或副产品的形式产出。据统计,2008年全国重点统计的钢铁企业SO2排放量约110万t,其中烧结SO2排放量约80万t,烧结球团烟气产生的SO2占钢铁企业排放总量70%~90%左右。而根据我国钢铁企业所使用的原燃料含硫情况及排放状况估算,2010年我国钢铁行业的烧结烟气SO2排放量将达到127万t。随着《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烧结)》、《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钢铁行业烧结烟气实施方案》等政策的实施,钢铁行业SO2减排已迫在眉睫。[详情]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详情]